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內地官方早前「軟硬兼施」,倡議外地職工就地過年,預計將有逾億人選擇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現象亦意外令內地電影產業受惠,因看電影成為人們就地過年時的主要消遣。截至昨日凌晨,國內農曆新年檔期預售總票房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2億港元),預料整個春節檔期的國內總票房最高可衝破70億元(約85億港元)。
據資料顯示,內地目前定檔在春節期間上映的賀歲電影已有七部,全部為國產電影。當中以《唐人街探案3》預售最火爆,預售票房已達6.66億元(約8億港元),佔這檔期的預售總票房近七成,更創下了內地影史預售總票房紀錄。預售榜第二名則是《你好,李煥英》,預售票房超1.5億元(約1.8億港元),第三名《刺殺小說家》則接近6,000萬元(約7,308萬港元),而單單在大年初一的電影預售票房更已突破1億元(約1.2億港元)。
據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報告指,今年元旦檔期的內地票房較2019年同期增長27.4%,比去年同期更大幅增長了45.4%,這顯示內地對於電影的需求處於良好恢復的情形,並為今年春節檔和全年票房成長速度注入了動能。報告預計,內地電影春節檔期的票房將會介乎58億到70.5億元(約70.6億至85億港元)之間,較2019年成長5.5%至28.1%。
內地電影春節票房的火熱,主要與官方近期倡議的就地過年有關。據國務院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周三表示,估計全國今年就地過年人口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當局亦自去年以來已向全國發放臨時補貼310億元(約377億港元),約5.2億人受惠。據悉,有關補貼為國家發改委向困難群眾發放的節日補助或臨時生活補助。
就地過年人口的消費需求除促進了電影票房外,亦推動以網上零售、社區團購等代表的「居家經濟」新發展。有業內人士指出,包括網上零售、直播帶貨、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手機遊戲、網絡影片、社區團購、外賣服務等新型消費應用需求有所提高。
此外,本地遊亦因就地過年而變得更流行。據內地旅遊平台攜程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用戶傾向本地出行,上海、湖州、廣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寧波、長沙、鄭州本地搜尋量上漲,其中上海本地搜尋量增幅約為六成,成都和重慶的本地搜尋量也增加了四成。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