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大換血難穩軍心

林鄭大換血難穩軍心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任期只做了一半,問責班子過去不足一年屢現人事變動,先有去年4月將問責局長「大換血」;公務員去年底才宣誓效忠,但個多月內已有政助及副局長辭職「跳船」,有學者指難免令人猜測政府領導班子是否出問題。

宣誓不足兩月 兩人離任

林鄭整個問責團隊包括26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她曾形容班子「有心、有力、有承擔」,但前年林鄭強推送中惡法引發抗爭,再加上區選建制大敗,有傳在中央要求「問責」,林鄭去年4月將問責班子大換血,包括踢走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劉怡翔的政助楊寶蓮亦一同辭職;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則平調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當時政圈解讀劉江華、羅智光離任及聶德權調職,均是為反送中及區選估算失誤「問責」。

北京之後對港採取強硬手段,包括實行港版國安法,公務員更需宣誓,一眾副局政助去年12月在林鄭監誓下完成宣誓,但不久民政事務局政助黎穎瑜以照顧家人為由請辭,更隨夫移居新加坡,昨日再有陳帥夫以健康理由辭職,令不少人質疑當日宣誓效忠特區問責官員究竟是否真心誠意。更有政界中人指,接連有政助副局跳船,反映即使被視為「又紅又專」問責官,「其實心入面早另有盤算」。

科大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成名指,接連有官員辭職,難免令外界猜測是否因政府領導班子出問題,或未能接受政府的一些政策制訂有關,而現時大環境是港人及國際社會均主觀認為香港人權狀況倒退,加上國安法,「大家一定會拼埋一齊去諗,只會進一步影響公眾對政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