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1年,即便美國拜登政府正式上場,中共軍機仍頻頻飛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僅1月份更多達81次,其中24日高達15架次,刷新單日紀錄。共機頻頻擾台,令台灣國防系統承受空前壓力,僅戰機不斷緊急升空應對,保守估計1月份就因此燒錢2,210萬港元。外界憂慮,台灣空防系統在財力和軍力方面能否長期承受。
自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大陸對台的文攻武嚇越來越頻繁,共機擾台、超越台海中線,更是「家常便飯」。2019年3月31日,共軍兩架殲11型戰機罕見飛越台海中線,時間長達十幾分鐘,為當時繼1999年後、近20年來共軍首度刻意飛過海峽中線。事發當時,台軍派出戰機對應,國防部也嚴正抗議與譴責,但共軍沒有收斂,更加變本加厲。多名軍事專家對本報直言,台軍戰機無論在量、質及支援能力均足夠應對共機騷擾,且美製戰機的質量及壽命較大陸的俄機及國產機佳,共同升空對抗,共機損耗會更大,但坦承長期被動的派機跟監不是辦法,除造成國防壓力及開支增加外,也影響機師提升專精戰技,建議採用更具彈性的方式應對,減少一線戰機的耗損,避免被對方牽着鼻子走。
台灣國防部今年1月初公佈數據顯示,共機去年擾台超過380架次,即平均每日有1.04架次軍機進入西南空域,台軍被迫派出戰機升空跟蹤監視等手段回應,僅頭10個月,台軍累計派出413架次的戰機升空戰巡,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其間台軍有四架軍機折損,當中11月份一架F-16戰機甫在花蓮起飛便失聯,至今未尋獲。總統蔡英文也因此事,一度下令所有F-16停飛檢查,至去年12月初始復飛。
雖然台灣國防部否認戰機失聯與共機頻繁擾台,導致空軍任務壓力過重有關,但外界仍然擔心,對岸持續用機海施壓,台軍最終難以承受。今年1月份,共軍便派出81架次軍機擾台,較去年的月平均數超出逾倍。2月份截至7日,共有8架次軍機在當中6日有飛入西南空域。
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台軍升空跟監攔截進入西南空域的共機,一般也是採取雙機編制,即對方有一架軍機進入,防守方便派出兩架戰機升空,一架與對方保持視線接觸,另一機則保持警戒和拍照。他指,依各國經驗,每次升空戰巡任務為時約1.5至兩個小時。
以1月23日為例,共軍在三個多小時內派出13架次軍機,包括運-8反潛機一架次、轟-6K機八架次、殲-16機四架次先後進入西南空域。有台灣軍事迷紀錄到,當日台軍有多個空軍基地在該時段執行了15批次的緊急起飛任務,涉及30架次戰機前往攔截。蘇紫雲指,以台灣主力戰機F-16為例,其每小時飛行的平均成本約8,800美元(約6.82萬港元,含油料、折舊、維修等成本)。以此推算,僅1月份共軍派出81架次軍機,台軍便被迫派出162架次戰機緊急升空跟監。每次任務滯空兩小時計,台軍在1月份即燒錢約2,210萬港元。
不過,蘇紫雲認為,共軍的機海滋擾雖然對台構成很大壓力,但未至於拖垮台軍:「日本的戰機約有400架,每年也遭受中國約1,000架次的騷擾」、「台灣現時大概有約360架戰機,去年中國擾台的軍機也是400架次左右(官方稱380架次)」,認為台軍實力仍足應付對岸的滋擾。蘇還補充指,共軍比較先進的一線戰機雖然有逾1,000架,表面看似對台有壓倒性優勢,但「它有五個軍區,戰機要分散部署」,不能全部集中在台海使用。
台灣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也指出,台軍的戰機數量相對算多,加上台海空域空間有限,同一時間能容納的戰機有限,認為共軍這類灰色衝突手段,不足以令台國防系統崩潰。軍事專家、「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則表示,戰機屬精密軍備,每飛行一定時數必須有相應級別的維護檢測,且機體也有壽命限制,「例如原本預算一年飛100小時,現把它用到150甚至180小時」則該戰機便可能由原定可飛行六年,提早兩年退役。
硬件外,機師也會因而影響訓練。施孝瑋指,戰機機師每月的飛行時數中,正常是75%用來訓練,學習和熟悉一些更高級的技巧,例如對地攻擊、密接支援等,餘下才是戰備巡邏,「升空攔截或監控是相對簡單的任務,但會擠壓掉機師的訓練時間」,機師未能如期掌握更高難度戰技外,最怕是影響實戰時的反應。蘇紫雲補充,兩岸軍機空中對峙,雙方機隊也同時「消耗油料、耗損機體壽命」,但台軍的美系戰機質量較佳「Life Cycle(壽命周期)可達10,000個(飛行)小時,大陸的俄系戰機只有約4,000小時」。他指,如比較戰機引擎,美系的引擎也有10,000小時壽命,但俄系引擎只有900至1,500個小時。他指,外界相信大陸自製戰機的機體及引擎質量仍未超越俄國,所以台軍機隊此方面較有優勢。
施孝瑋坦承,共軍持續擾台始終也構成負擔,但每次「跟着對方走」派戰機升空跟監「也真的不是一個辦法,相信(軍方)會有調整」。他舉例,如探測到飛入西南空域的共機數量不多,或是沒有攻擊性的偵察機,「軍方可(考慮)改派些滯空時間較長,例如反潛機,在空中監視(共軍)便可。」蘇紫雲建議,台軍未來可考慮升級較舊的F-5戰機,其每飛行小時成本僅4,000美元(約3.1萬港元),甚至改派掛載AIM-9對空導彈的MQ-9無人機,執行戰巡跟監任務,以減少一線戰機的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