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心裏有鬼,抗戰也變成叛國。國安法實施以來,政權利用條文羅織罪狀打壓異己,想不到連藝術品也無辜受害。位於西貢海濱公園中央水池的「紙船」藝術裝置,疑因船身有「香港」、「獨立」字眼,引起政府邪念,日前用花盆遮擋字眼。有市民批評做法破壞原有設計意念,慨嘆「𠵱家香港講句嘢都容納唔到,唔好話藝術品」。
「紙船」位於西貢海濱公園中央水池,船身有如利用舊報章摺成的紙船。由於參考了真實舊報章港聞版頁面,巧合出現了「香港」和「獨立」字眼,引起獨裁者不安。記者昨日所見,五艘「紙船」已變成花槽,船內擺滿植物。其中三艘船旁邊加設了盆栽,幾乎完全遮蓋船身原有「香港」、「獨立」四字。
路過水池的方先生不滿紙船變花槽,形容紙船已變成水上盆景植物,政府做法反令公眾注意該藝術品。他認為,政府有意圖修改設計,無視藝術品價值,將一些政權眼中的敏感字眼消失,「𠵱家香港講句嘢都容納唔到,唔好話藝術品」。
涉事水池2003年建成,建築署當年斥資近1,500萬元,將該處改裝成八萬多呎的休憩公園,包括紙船所在的水池廣場,由建築署前高級建築師馮永基設計。紙船以玻璃纖維製成,印有舊報紙圖樣,「香港」、「獨立」四字便是由「港九獨立大隊」、「舊香港時期」等句子摺叠而成。有關「香港」、「獨立」字眼的剪報取自1998年10月26日的《大公報》,原文標題內容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日軍侵佔香港時期一支堅持武裝」,內容主要紀念當時西貢原居民抗日的事蹟。
公園建成當年,馮永基曾向本報解釋設計意念,「想重現昔日漁村孩童玩紙船嘅簡樸情懷,仲特別喺船身印上報道西貢舊事嘅剪報」。該設計2003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的會長獎狀,他同年接受政府新聞處訪問提及:「紙船上的文字或所用的報章,是以60年前抗戰為題材。我們採用了抗戰時期的報章,帶出西貢居民,即東方游擊隊當年如何抗戰。」
不過,獲獎設計難逃建制媒體攻擊,中共喉舌點新聞去年9月發文抨撃紙船設計,聲稱有居民認為不應展示「敏感字句」,促請政府修改紙船的設計。
西貢區議員、工黨何偉航說,康文署沒有就改裝花槽通知區議員,署方應向公眾解釋加設花槽的原因,非私下修改,「始終係藝術品,亦存在一段好長時間,突然做新動作,畀人感覺係多此一舉嘅做法」。
破壞藝術裝置的元凶康文署回應稱,每逢農曆新年期間,康文署均會揀選轄下的康樂場地加以佈置,以增添節日氣氛。西貢海濱公園場內,包括水池廣場及紙船範圍,一如往年,會擺設不同盆栽花卉作為新年裝飾,點綴公園周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