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調轉溫和 對華強硬不變

語調轉溫和 對華強硬不變

【本報訊】適逢中國的新春佳節,中美元首恢復通話,外界關注兩國關係會否回暖。不過有學者分析認為,雖然拜登比起特朗普語調溫和、更有禮貌,但這通電話並不能夠解決兩國之間一系列的棘手問題。

巡南海美艦更頻密

中央黨校校刊前副編審、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認為,拜登說話及做事,表面雖不及特朗普般「狠」,但同樣堅定強硬對華,從近期在南海的美軍艦艇數量多過特朗普時期,以及10日前所未有地讓台駐美代表蕭美琴,進入美國國務院會晤代理亞太助卿金成,顯示美國對中國在行動上並無放鬆,只是拜登說話方式較溫和,中美間氣氛變得較緩和,但對立繼續。

不過亦有專家認為,拜登對中方的態度更開放、積極。香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指出,美國用農曆新年打開話匣子,令事件相對人性化。涉港、新疆等議題一筆帶過,未有詳細論述,反而後段提及中美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內容較為具體,如氣候暖化、武肺疫情引發的公共衞生問題,不排除在疫苗分發上雙方仍有合作空間。白宮聲明中又提到,兩國在「防止武器擴散」的議題上交換意見,「現在世界最大軍火商是美國和中國......始終中國仍然是拜登值得爭取的一股力量」。

至於內地《環球時報》大吹和風,報道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拜登此前提到正等待「合適的時機」與中國領導人通話,選擇「大年三十」、以祝賀春節為切入點,是用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