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舞台街頭跳到奧運

特稿:舞台街頭跳到奧運

體育舞蹈歷史悠久,百年前已在英國興起,最初只得四種社交舞:華爾茲、探戈、狐步及快步,後來加入維也納華爾茲,正名為國際標準舞(Standard Dance)。二戰後,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為拉丁美洲的民間土風舞整理出統一標準,新增森巴、查查查、倫巴、 鬥牛及牛仔五種國際拉丁舞(Latin Dance)比賽,兩者合稱為體育舞蹈(Dancesport)。

以拉丁舞為主項的吳森雋指兩者在舞曲、舞步及服飾等各異,例如標準舞舞者需要穿上禮服長裙,跳舞時需要維持手架;拉丁舞舞者則要穿上較貼身、凸顯身體線條的短裙,同時亦可配合手部動作,展現拉丁舞熱情奔放的一面。比賽時舞者要按大會即場播出的音樂起舞,裁判就以音樂動感、編舞、合作及技巧四大範疇計分。除每個分項設有冠亞季軍外,舞者亦可挑戰標準舞或拉丁五項全能,甚至十項全能獎項。

80年代初,標準舞曾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國際體育舞蹈總會近年成功加入國際奧委會。除國際舞外,具不同風格的美式舞(流暢舞及節奏舞)及霹靂舞(Breaking)亦被納入體育舞蹈之列,其中霹靂舞將在2022年亞運及2024年巴黎奧運以競賽項目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