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離任後接受香港律師會的會刊《香港律師》專訪,形容對外界以保守派、自由派等標籤法官有保留,因當中帶有政治色彩,又指這些標籤往往與法官判決拉上關係,堅持法院工作一定不能政治化。對於不少人質疑人大釋法影響司法獨立,馬道立堅持「兩者並非不可並存」。
馬道立在專訪中表示,回歸以來司法機構面對社會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大眾對法律和法院工作的關注,形容是「健康的趨勢」,但同時指出必須正確地理解法律和法治,避免扭曲,又認為香港的法律學院的法治領域,特別是「單純而不受政治考慮影響的法治」值得加強。
馬道立引用他及終審法院前任首席法官李國能、現任首席法官張舉能的說法,強調「法院的工作一定不能被政治化」。
馬道立又提到他曾被外界標籤為保守派法官一事,明言對保守派、自由派等標籤持懷疑態度,特別當中帶有政治色彩,「法官是根據法律、法律原則和法律精神就案件作出判決,沒有考慮其他因素的餘地」。他覺得出現標籤的原因,往往與法官判決、尤其案件涉及政治有關,「如果判決政府勝訴,就是『保守派』;如果判政府敗訴,就是『自由派』」。
對於不少人質疑人大釋法影響司法獨立,馬道立認為「兩者並非不可並存」,因人大常委會有權對《基本法》條文作權威性解釋,香港法院有責任落實有關解釋,這不會影響司法獨立,而且《基本法》也有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