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地保育沙螺洞 平民高球場變富豪樂園

換地保育沙螺洞 平民高球場變富豪樂園

【本報訊】港府宣佈特首及行政會議落實換地保育沙螺洞,透過批出大埔船灣已修復堆填區,換取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私人土地,再加上政府已有土地,預計沙螺洞可進行長遠保育計劃的土地逾50公頃。發展商將取得船灣約50公頃土地,發展現時由政府擁有的高爾夫球練習場,意味平民高球場將「升級」為富豪高球場。

沙螺洞素有「蜻蜓天堂」的美譽,當地村民早年將大部份土地業權出售予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商提出發展計劃曾掀起巨大爭議,直至2017年港府原則性同意以換地方式保育沙螺洞。

經過約三年磋商,政府與發展公司就非原址換地的基本條款及條件大致達成共識,擬交還私人地段的土地業權的查核工作亦接近完成。發展商在換地後取得船灣的已修復堆填區作高爾夫球場,需按現行機制以十足市值評估補地價。

翻查資料,發展商在換地後取得船灣約50公頃土地,現址原為一個政府擁有的高爾夫球練習場,提供145條球道和標準3桿洞,並開放予公眾使用。發展商計劃換地後興建一個私營18洞的高爾夫球場。

漁護署或接手保育計劃

雖然港府要求發展商需提供最少兩成的打球時間予公眾使用,但未有交代具體開放條款,亦未知發展商會如何定價。過往粉嶺高爾夫球場被詬病淪為富豪俱樂部,單單入場費高達每人2,100元,周六、周日亦不開放予公眾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商在提交環評報告時,確認該區有具保育價值的黑鳶和白頸鴉(Corvus torquatus),白頸鴉更被國際鳥盟被評為「近危」級別。在施工期間白頸鴉及黑鳶可用作棲息地的植林樹面積會暫時縮小。

綠色力量自2018年起獲資助,在沙螺洞推行生態保育和生境復育計劃,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落實換地計劃可減少不確定性,「對長遠保育係好事,無咗問號喺中間。」他指綠色力量近年與當地村民合作,推動有機耕種,透過復耕推廣本地農業。

翻查資料,綠色力量的保育計劃預計2022年完結,未來漁護署會否接手保育計劃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