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武漢肺炎病毒放年假?「封婦人」提早收爐,持續多晚的封區行動昨日中止,回顧政府由1月23日至本月10日清晨,共進行26次封區行動,出動公務員1.2萬人次,平均花費32萬元才揪出一名確診者。輿論嘲笑封區行動勞民傷財,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拒認失敗,反指「市民如果過份政治化,就係最擾民」。
食衞局長陳肇始宣佈,昨日起至新年假期完結前暫不再進行封區。她總結封區行動時稱,政府1月23日起共進行26次封區行動,涉及約200幢樓宇,近2.5萬名市民接受檢測,發現20宗確診個和60名密切接觸者,陽性比率僅0.08%,但形容行動有助發現隱形患者並斬斷傳播鏈。
陳肇始和徐英偉在記者會均表示行動共發現20宗個案,惟本報翻查資料後發現兩位局長「報大數」,實際確診數字僅18宗,陽性比率亦只有0.072%,因其中有兩宗為武肺康復患者,分別是2月7日紅磡封區,及2月4日油麻地封區中發現。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曾表明,上述個案並不會被列為確診。
近2.5萬人接受強檢,僅發現18宗確診個案,按照社區檢測中心的收費上限240元估算,封區行動共花費約577萬,平均斥資約32萬才發現一宗確診,行動亦共動員近1.2萬人次的公務員,涉及40個政策局及政府部門,包括紀律部隊及文職人員。
徐英偉卻以報捷姿態指出,第四波疫潮高峯是1月24日,「如果有隱蔽患者喺嗰區要隔幾日先出得到(結果),區內就會有繼續擴散嘅風險」,封區檢測更快阻截傳播。輿論一片嘲笑聲中,上至特首林鄭月娥、下至多名問責官員均不認輸,記者昨問徐英偉,封區怎樣才算失敗?他回答,封區行動開始後,確診數字由高峯大幅下降約60%,「唔係好明點樣為之失敗呢」。
記者其後再追問,徐英偉惱羞成怒歸咎市民:「當然如果疫情會再爆發,可以有嘅失敗,就係當市民如果過份政治化,去將一啲政治嘅訴求擺落去抗疫應該要做嘅工作上呢,呢啲就係最擾民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封區發現的確診宗數只佔整體數字極少,對疫情控制的成效極微。他批評封區未有擴大檢測人口,「萬幾人動員,做得咁少個案,疫情都擴散晒啦」。他認為,疫情減退是建基於社交距離措施和港人自保意識有所提升。
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余德寶亦炮轟封區勞民傷財,「有啲街坊甚至食食吓團年飯俾你拍門話要檢測,好擾民囉」。他又質疑政府應對疫情反應遲緩,「如果一早開始去搵源頭,就唔使搞呢26場政治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