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欠透明 排外削公信 三英法官未獲邀任國安官

任命欠透明 排外削公信 
三英法官未獲邀任國安官

【終院聆訊】

【本報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上訴保釋聆訊由五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當中並無海外法官參與。本報早前去信終審法院全部14位海外非常任法官查詢,當中三名來自英國的法官表示從未收到港府邀請,另有四名法官不予評論,其餘法官暫未回覆。有法律學者強調,海外法官的資歷與獨立性無可質疑,直指港府做法有民族主義色彩,「坊間有聲音話,中國人案中國人審返,唔使畀外國人審」。

黎智英保釋案由五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包括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和霍兆剛、非常任法官陳兆愷和司徒敬,上周一開庭聆訊,但司法機關在五日前才公佈除之前所知的張舉能和李義外,新增的三位主審法官名單。究竟終院除上述五位外,還有哪位獲特首委任為國安指定法官,外間無從稽考,政府一直沒公佈各級法院指定法官人選,直至國安案件聆訊時才知誰在名單。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早前批評做法欠透明,破壞司法獨立。

學者:予國際負面印象

本報上周二以電郵致函終審法院全體海外非常任法官,詢問有否收到出任黎智英一案國安法指定法官的邀請,及會否擔憂國安法用於打壓異己、影響司法獨立等問題。其中賀輔明勳爵回覆透露,特首林鄭月娥從未向他發出邀請。他拒絕評論事件,亦拒絕評論國安法的影響,「我認為一個法官這樣表達意見並不恰當」。現年86歲的賀輔明勳爵由1998年開始擔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他亦是終院最資深海外非常任法官,他在普通法世界地位崇高,曾參與審理多宗上訴案,包括「雙學三子」公民廣場覆核刑期案、蒙面法司法覆核上訴案等。

韋彥德勳爵及賀知義勳爵同樣表示沒獲邀任國安法官。其中韋彥德重申去年7月發出的聲明,他當時表示國安法多項條文引起關注,英國最高法院會與英國政府繼續評估香港的狀況,「英國最高法院的法官是否會繼續在香港擔任法官,將視乎他們的工作能否維持符合司法獨立及法治」。

此外,范理申勳爵、范禮全法官、麥嘉琳法官及紀立信法官均表示不作回應。其餘七位法官截稿前未有回應,惟本報未能確認他們是否已收到電郵。

香港大學法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教授形容,港府不邀請海外法官的做法,有民族主義風格,擔憂取態演變為排外情緒。陳強調,海外法官的資歷及獨立性均無可質疑,「佢哋來自澳洲、加拿大……審國家安全案遠比香港法官多,論經驗其實係有」。他又指,自1997年起,終審法院聆訊都有海外法官列席,如今先例一開,或會給予坊間及國際社會負面印象,「最主要都係影響信心,尤其國安法本身已經具爭議性」。

現時終審法院有四名香港非常任法官及14名海外非常任法官。海外非常任法官當中,九人來自英國、四人來自澳洲、一人來自加拿大。

■懲教人員昨預備充氣通道讓黎智英進入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