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避與內地爭利 考驗功力

須避與內地爭利 考驗功力

【本報訊】「海歸派」李小加主政港交所(388)11年間,擁有深厚的內地背景,雖然多番處理互聯互通、讓中港兩地雙贏的方案,惟在爭取港股市場最大利益化之際,亦難免會動了內地股市的奶酪,港交所今後怎樣如主席史美倫所願、「為中央的利益辦事」,考驗新任CEO歐冠昇的功力。

李小加被指太進取

李小加任內所建立的互聯互通機制,以及放寬同股不同權(WVR)企業和二次上市渠道等限制,某程度而言,其實與內地交易所有爭食之嫌,亦因為李太進取,惹來內地市場持分者的微言。

最明顯的是首隻WVR新股小米集團(1810)於2018年赴港上市,當時內地鼓勵小米於A股發行CDR,港交所則冀小米盡快納入港股通,結果雙方出現分歧,最終港交所妥協,畢竟發行好CDR,把新經濟公司引回境內資本市場,是內地監管機構重中之重的工作。

近年港交所與美國紐約證交所及納斯達克等交易所直接競爭全球巨企IPO,當中包括爭取中概股生意,這與內地想企業回歸科創板等的意願存在一定利益衝突。或許找洋人歐冠昇出任CEO,是時候將港交所調整航行方向,更多面向國際尋找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