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楊潤雄說,將《憲法》、《基本法》、香港憲制地位等內容在學校教育提出來屬「應有之義」。學校可討論內地發展帶來的問題,但強調所有討論必須建基事實,讓學生根據事實理性分析。
親愛的楊局長,容我舉手向你發問。你說學校可以討論內地發展帶來的問題,這真是太好了,我們能請問,課堂能講李文亮的事情嗎?
李文亮究竟是誰?中央明明封了他一個「烈士」的稱號,所以他應該是正面的、可談論的人物。但為甚麼李文亮逝世周年,國內媒體都沒有報導他的事蹟,有內地民眾張貼悼念李文亮的單張瞬間便被撕毀。共和國不允許悼念烈士的嗎?但為甚麼抗日烈士卻有盛大公開的儀式,而李文亮卻要處處提防呢?難道抗日烈士比抗疫烈士高級?而且同是抗疫醫生烈士,為甚麼其他烈士都能在官媒公開報導表揚,只有李文亮,哪個媒體膽敢為他做甚麼紀念專版?但他可是一個官方認可的烈士啊!
請問楊局長,如何評價李文亮在抗疫的影響?如果學生在李文亮身上找到「國民身份認同」,當一個中國人就要像當李文亮一樣的驕傲,會否違反國家政策,遭屏蔽遮蓋呢?
從李文亮身上,又如何學習「國家安全」的知識呢?究竟他在微信群組「吹哨」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還是「危害」國家安全?
學生如果再問,報導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張展,究竟又是為何身陷囹圄?她報導工作為何又變成了「尋釁滋事」呢?楊局長說,兩地司法系統沒有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那麼張展幾乎是被綁着走上法庭,這個又說明內地司法系統的甚麼特色和先進地方呢?
新課程大綱的「生物科」要學生認識「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重視」,楊局長,我們如何從李文亮和張展身上,得出這個結論呢?
順便也問,李文亮的名言,「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有無違反國安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