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起源】
【本報訊】世衞專家組昨日與中國專家在武漢舉行記者會,專家組成員曾稱有信心「內容不會言之無物……我們發現了當時人們不知道的事情」。然而,長達兩個小時的記者會幾乎沒有提出新內容,最有「新意」的是:病毒極度不可能從實驗室外洩。世衞專家組主席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稱經中間宿主播毒的機會最大,未來需要研究更多早期病例。
記者會原定於昨日下午3時30分舉行,惟延至5時許才開始。聯合專家考察組中方組長梁萬年率先發言,稱專家在蝙蝠和穿山甲上發現冠狀病毒,但關聯性不足以認定,上述動物所攜病毒是武肺病毒的直接祖先,2019年12月武漢市人群發生一定規模感染,許多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關,但只能證明市場是病毒傳播點之一。他也不忘主旋律,言明今次的溯源主要是研究病毒如何「傳入武漢」。
世衞專家組主席巴雷克綜合今次的考察稱,專家組在「沒有預設立場」下,分析四種病毒傳播假設,機會率由高至低分別為:由中間宿主傳給人類、經冷凍食物傳染、由自然宿主直接傳人及從武漢的實驗室洩漏。他提出,實驗室洩漏是「極度難以用來解釋病毒在人類間傳播……我們未來不會循這個方向調查」。他指「通過中間宿主再傳予人」機會最大;通過冷凍食物鏈渠道傳染予人,也較為可能,要追蹤更多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出售的冷凍產品。他又指,其他國家也有蝙蝠,但目前研究不足。
整個記者會沒提供多少新資訊,大部份時間都只是在談醫學溯源的方法,如武漢爆發疫情前的藥房賣藥情況、病人的血液樣本等,並反覆提到「要系統性地調查」及「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云云,與中國主旋律相近。在巴雷克強調實驗室洩毒極不可能後,內媒急不及待地推送這消息。當現場記者問及實驗室洩毒的假設時,梁萬年反駁:「實驗室根本沒有新型冠狀病毒,談何洩漏?」
記者會尾聲,法新社記者打破悶局問道:「中國政府及內媒曾暗示病毒由意大利等外地傳入?你認為這有多大的可能?」荷蘭病毒學家吉柏曼斯(Marion Koopmans)只是避重就輕地回應稱,外界指意大利11月已有病毒傳播,但目前的證據不足以證明中國政府及內媒的觀點,他們還是利用文獻及基因證據,系統性地進行研究。
去年1月曾以專家身份到武漢視察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指出,病毒源頭理論上不在中國「可以說得通」,但認為不需浪費時間討論,最大的問題是「為甚麼會有野生動物在這個海鮮市場裏面販賣?」他直言,當時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已消毒清洗,沒有可追查的線索,「就像是犯罪現場被破壞」。他認為冷凍食物播毒一說確有可能,亦提及自己認識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並稱她是很好的科學家,由她的實驗室洩毒機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