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突閘欠理據 爆疫反放生

政府突閘欠理據 爆疫反放生

【本報訊】林鄭政府突閘10日成效不彰,源於無定向錯點大廈圍封所致。本報對比過去一周被封鎖的疫廈及當日確診患者的住址,發現政府圍封的多個選址均值得商榷,例如上周四選擇圍封已完成強制檢測的碧街15-27A,放棄累計有三名住客感染的紅磡公屋崇愛樓;而昨日觀塘明泰樓累積五宗個案,其中一名患者更與爆疫而要撤離的明泰護老中心有關連,惟當局竟視若無睹,選擇圍封一直無確診患者的土瓜灣僑裕大廈及僑發大廈。

事實上,當局上周四在碧街的行動,雖然找到一宗初步陽性個案,惟最終發現其實是身體帶有抗體的康復者,白忙一場。當日紅磡崇愛樓出現首名住客確診須強檢,但其關連個案三日後才被揪出。

崇愛樓已有48年樓齡,有118個單位,屬區內舊樓,亦毗鄰多個「崇」字開首的舊樓;兩街口之隔的隆基大樓A座,1月30日至2月1日共三人感染,2月1日晚被突閘封區後沒再發現個案。

■上周六政府圍封僅一人感染的屯門大型私人屋苑黃金海岸二期9座。

圍封無確診大廈

昨日保良局安泰復康中心一名院友及兩名職員染疫,全院撤離,當局得悉其中一名職員染病前,曾探訪住在安泰邨明泰樓的80歲家人。明泰樓累計五宗個案,首宗確診本周日才出現,兩日內即發展成大型傳播鏈,但政府竟不選擇圍封明泰樓,反而突閘一直榜上無名的土瓜灣僑裕大廈及僑發大廈,選址令人費解。

突閘的決定無科學根據,淪為網民恥笑的話題。如昨日元朗南邊圍有一宗源頭不明個案,雖被納入強檢,但沒被突閘,當區區議員張秀賢即諷刺地問政府:「會否圍封這個與7.21事件有無限聯想的地方?」

上周六政府選擇圍封僅一人感染的屯門大型私人屋苑黃金海岸二期9座,放棄封鎖當日累計兩人確診、樓齡近60年的馬頭圍邨玫瑰樓,同樣引起很多屯門居民網上圍攻,質疑政府沒有吸取「零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