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同一位球圈好朋友傾偈,說起關於香港五人足球發展的話題。我這位朋友本身是五人足球代表隊教練之一,對香港五人足球的發展十分重視,從他口中得知目前香港五人足球場的情況。原來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平時練習的地方是一般綜合室內運動場,暫時還未有一個屬於比賽專用的膠板地。當然這不是一個香港五人足球落後於鄰近東南亞國家的藉口,但一個地方要發展體育項目,場地設施是不可或缺,如果有更完善的設備,相信對日後的發展會更有幫助。
根據康文署的數據,全香港55個硬地五人足球場入面,只有八個合乎「FIFA國際賽標準」,只佔整體百分之15左右,大部份球場都只是合乎「非國際賽標準」,還有少部份是標準都未達到,如此驚人的數字難免令業內人士感到氣餒。我亦透過一位業內朋友提供的資料發現,某硬地球場的大細跟標準籃球場相若,簡直感到不可思議,把一個位於市區中心點,周邊環境亦十分理想的地方浪費。我認為政府興建康樂設施時,應該考慮該項運動的普及性,相信大部份市民都希望在一個完善的設施下享受運動的樂趣,假若政府只為回應市民訴求而加建某一定數目的球場,只能給予人為做而做的感覺。
建議康文署日後興建球場前,應詢問足球總會有關專業人士提供的建議,希望日後政府部門和足總加強溝通,互相合作,興建更多符合國際比賽標準的球場,能對日後發展香港五人職業足球聯賽有很大幫助。政府這一小步,會是香港足球的一大步。
陳偉豪 前港隊隊長
周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