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新莊:倘圍城再臨願殿後

理大新莊:倘圍城再臨願殿後

【本報訊】2019年警方攻打理工大學一役,成為很多香港人的烙印。一年多過去,一年級生胡偉權帶領的17名理大生,在社運低潮下擔起學生會「大旗」,料將成為八大當中僅餘兩個順利上莊的學生會內閣之一。與中大內閣「朔夜」一樣,他們坦言已做好被捕的心理準備;若理大圍城戰再臨,希望成為最後離開的人。

理大學生會內閣「煥曜」上周以1,484 票贊成、90 票反對和161票棄權成功當選,3月1日正式上任。胡偉權本想修讀政治,最後因家人力勸而跟隨姊姊修讀屋宇工程。選擇理大,出於說不出口的情意結:他相識逾十年的好友前年在「城牆」外被捕,當時17歲的他協助聯絡其家人、學校,還在其他同學面前為好友的缺課找理由搪塞。理大圍城爆發衝突首日,又剛好是他的生日。

不諱言主張自決

「我唔想因為時間嘅沖刷而洗淡咗呢段回憶。」好友最終踢保成功,去了「行船」,四海為家,胡偉權去年8月底首次以學生身份走進理大。環顧紅磚之城,人們奮力抵抗的畫面歷歷在目,他有感作為大學生要肩負更大責任——不論家人會否勸阻,「如果理大圍城再發生一次,我希望自己會係最後一個走」。

同為大學一年級的英文系新生、外務副會長張心怡,亦有親如家人的好友在反修例運動被捕。兩人從「一個電話就會出嚟」促膝長談、變成只能隔玻璃相聚十五分鐘,「真係好痛」。心怡表示,2019、2020年是她的人生低潮,是好友在牢獄中的笑靨讓她咬緊牙關挺下去。

胡偉權不諱言內閣主張「民族自決」,笑稱這是「犯禁」,但與莊員商討過後認為即使不將四字宣之於口,在國安法下亦會被冠以其他罪名,乾脆不妥協,「喺佢未郁你之前,唔好自我審查先」。心怡稱,內閣上任後會舉行更多文化活動,讓學生認識香港的歷史、鞏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反修例運動接著是「社運低潮」,她認為更應設法鞏固思想論述,就如埋下種子等待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