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私立初中進行入學試,位於橫濱的名校聖光學院中學的一道社會科考卷的入學試題竟與香港人息息相關,令人始料不及。
該題目撮取《朝日新聞》一篇報道的內容,提及周庭被捕獲釋後接受訪問時透露,她在還押期間想起櫻坂46的《不協和音》,堅定了她守護家園的決心。
試題除了考學生新聞中出現的人物及地點,還談到香港「民主化運動」中一句口號「be water」。甚至以荀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詢問考生「水」指的是甚麼。試題以周庭被捕一事聯繫到日本憲法第21條,要求考生回答在日本,甚麼樣的自由受到憲法的保護。
作為香港人,得知日本某間中學的入學試竟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試題,難免激動。而且試題以香港「民主化運動」為香港人的運動定性。試題涉獵範圍甚廣,由國際新聞至中國哲學,由話題人物至大型社會運動……不管考生如何回答,給出的答案是甚麼,回答問題的整個過程,就促使學生進行深層次、多方位的思考。
對小學畢業、未入中學的學生來說,試題未免艱澀,但由此不難發現,日本的教育,培養及鼓勵學生自小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也鼓勵學生放眼更大的世界。跟今日香港推行的教育政策完全相反。今日香港的教育方針,正正是為了扼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試卷會在香港出現嗎?不會,因為出試卷的老師輕則被炒,重則被捕。
Facebook:kowaiyin.yoy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