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係煲蓋?(王思啟)

海外醫生係煲蓋?(王思啟)

海外醫生要考執業試係先進國家主流。佢哋一樣唔夠醫生,又唔見佢哋政府跳出嚟話要免試?因為守護民康,係應該有不可妥協嘅要求同水準。海外醫生嘅資歷、水平同經驗都不盡相同,因此最客觀、公平、公正嘅做法就係人人統一考試。

新加坡係特例,海外醫生於認可大學畢業可以免試(然後在監督下行醫),當中認可嘅中國院校有北大、清華、復旦同埋交大。都係名校,好合理,right?不過,新加坡係主權獨立國家,咩時候認可咩資歷自己完全有say。

大膽假設香港套用類似的「認可」制度,你估政府如果唔認可埋全國排名369嘅「哈xx佛x大學」,怕唔怕順得哥情失嫂意,俾同胞指摘傷害國家民族感情?

香港醫療十個煲,得七個蓋。唔夠病床,唔夠醫院,高峯期病人要睏走廊,睏足幾十年(情況可以參考《鏗鏘集》40周年特別短片《何時會醫好》)。2000年代初期政府竟然倒行逆施,認為醫護人手過剩,除咗關閉護士學校,削減醫學生學位,更削減公院醫護人手!海外醫生唔係煲蓋。水缸漏緊水,應該要塞住個窿,而唔係加多啲水就算。公院工作環境惡劣,管理不善,導致人才流失。海外醫生亦唔會係個塞。

最後,對於硬係話醫生反對放寬醫生註冊規定就係保護主義嘅人,始終你哋先係最終嘅服務使用者,希望你哋諗下海外醫生嚟到係唔係會令到間病房大咗?抑或佢哋會幫手起到間新醫院出嚟?

先係議員,跟住係社工、記者同老師,𠵱家到醫護,政府打壓係唔停手。我想再講一次,脫下工作服後,醫護到底都是香港人,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存。喪鐘響起之時,不要問為誰而敲,其實是為你我而敲。」抗疫的事就交給我們好了,其他的事希望香港人可以與我們分憂,也為我們挺身而出。

王思啟

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