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中美將極端競爭「未有契機對話」拜登:習骨子裏沒民主

稱中美將極端競爭「未有契機對話」
拜登:習骨子裏沒民主

日前曾定位中國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的美國總統拜登,再闡述對華政策的取態。他表示美國不需要與中國衝突,但將會是極端競爭,自己不會採取與特朗普相同的方式。對於上任至今仍未與習近平通話,他透露是未有契機對話,又形容習近平很聰明、強硬、「骨子裏沒有民主」。

拜登已與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澳洲的領導人通話,上月底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話。拜登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Face the Nation》訪問,被問為何尚未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拜登稱因為未有契機,但沒有不通話的理由。當與習近平通話,「將有很多事情要談」。拜登預期中美之間無必要衝突,但會有「極端競爭」,「我不會採用特朗普的方式,將聚焦國際規則」。

美國總統拜登

農曆年「破冰」機會消退

拜登又提到,他在奧巴馬年代擔任副總統期間,比其他世界領袖與習近平相處的時間都多,「我很了解他,他很聰明,很強硬,但他沒有……我不是批評他,只是陳述事實,他骨子裏沒有民主」。雖然拜登如此形容習近平,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天回應依然友善,稱習近平與拜登曾多次交往,中美保持各層次溝通,有助互相了解和雙邊關係發展。中方致力與美方發展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雙方應雙向而行,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上屆總統特朗普在就職後的20日,即2017年2月9日與習近平通電話。奧巴馬在2009年1月30日,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通話。一般而言,中美元首通電話如沒有特殊情況,會於美國總統就職後一個月內進行,至今習拜二人未通話,情況罕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六(6日)與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通電話,是拜登上台後,兩國最高層級的官員直接對話。另有本地傳媒報道引述中方消息稱,雙方最初將農曆新年視為一個相對可能早的破冰時機,不過發生的可能性「正在消退」。

■分析指中美雙方現釋放相對友善訊號;圖為2012年習近平訪美,與拜登合照。美聯社

雙方不急於劃界線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分析指,這顯示拜登不急於接觸習近平,習近平也不急於通話,即使通話亦只是象徵性意義居多。但兩國並非無默契,例如兩國的官員在核心問題上表明各自立場,亦提到很多領域可以合作,釋放出相對友善、非禮節性的訊號。「哪怕雙方希望新政府上場後改善關係,仍然受制於很多問題,不能輕易180度改變。兩國不急於在裂痕較深、如香港、南海等議題上劃界線」。

作為對照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拜登就任不久已主動致電,許楨指出,拜登在通話中表現相當強硬不客氣,「有這種『人辦』在前,習可能覺得何必自找苦吃,亦沒甚麼需要請求美國」。對中國而言,美國在科技、對香港、台灣等政策上收緊,已經「收貨」。

CBS電視台/《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