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特別的周末,終於可以打一次網球後,再繼續英超及西甲等的直播旅程,同時每年一度的美式足球超級碗以及澳洲網球公開賽均在艱難情況下展開。澳網本周能展開,有賴所有參與比賽人士全力配合賽前防疫隔離。正如去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大家能夠觀看大賽,確要多得他們所下的苦功。
近數天的足球比賽都有點難預測,意甲的阿特蘭大在領先拖連奴3球下居然連失3球,燦爛無比;近來異軍升到英超前列的韋斯咸,對富咸時表現卻突然回落悶和;另外一場大戰,當研究利物浦追和曼城1:1時應否全軍搏殺之際,竟然出現門將艾利臣比加的連續犯錯,最終敗陣。由於曼城在比賽中領先,加上今季防守數字亮麗,先穩固後防已成為必然,更值討論是哥迪奥拿(圖右)的做法。
哥迪奥拿近來在不少比賽都未有用盡三個換人名額,翻查資料就會知道,在極頻密的賽程下,他盡力分配球員的比賽時間,盡量在球員的勞累與休息之間取得平衡。對利物浦的正選陣容中如史達寧、馬列斯、辛真高及數位後防都有較平均的上陣時間,曼城也明顯較少出現比賽中球員拉傷肌肉的鏡頭。不過有一點非常有趣,很難當着哥迪奥拿的面說:巧合地,近來曼城的穩健,其前進的感覺有點像數年前的馬德里體育會!
在足球發展上,要以年輕球員作更替明顯已是必須,看利物浦近幾代的年輕球員逐漸冒起、看曼城的菲爾科頓及車路士的美臣蒙特等等陸續上位,就會知道球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應在那方向了。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