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開花】
【本報訊】面對政權的無理打壓,港人實行「自己年宵自己搞」,社區黃色年宵巿集遍地開花,主力販賣具本土、抗爭元素產品。有檔主希望借物寄意,將抗爭的訊息融入日常用品中,「希望香港人可以記得一路以嚟發生嘅事」,與港人一同度過黃色牛年。
位於荔枝角的「似水牛年市集」地方空間相當有限,未能同時容納大量人流,但前日首日擺檔,高峯時期吸引逾百人到訪。記者留意到不少由「手足」設計或製作、包含社會運動及抗爭元素的產品較受顧客歡迎,除了政治立場以外,標榜本土製造亦是吸引顧客光顧的因素之一。
市集負責人李先生表示,萌生辦巿集的念頭,是因為想籌辦一個強調本土製作的巿集,向同路人檔主提供推銷產品平台。籌辦近一個月,眼見不同政治打壓日益嚴重,由於擔心被打壓,他們亦不敢大張旗鼓宣傳,因此巿集人流並未如過往多。雖然打壓日增,李先生指會用盡方法,保存本地藝術家創作與發表的自由。
雖然發聲代價越來越高,但雨傘運動前已開始以貓為靈感進行藝術創作、「似水牛年」巿集檔主阿春希望港人不要被恐懼所支配,「唔好被恐懼支配自己,如果政府係需要去壓制呢啲聲音的話,去到咁嘅時候,其實我哋根本做任何嘢或者唔做任何嘢,佢都可以用一啲方法去壓制你嘅自由」,直指港人現已退無可退,根本無法擔心。
阿春又指非常珍惜及感恩有這個平台,可以聚集一群「同聲同氣」的人,鼓勵港人在亂世中發掘自己的角色,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貢獻。
另一位檔主Christy則在社會運動後,開始將政治元素融入手工創作中,「希望香港人可以記得一路以嚟發生嘅事,唔想大家忘記」,以首飾為例,她指購買首飾後可一代一代傳下去,如同將香港的這段歷史一代代傳承下去一樣。她亦售賣襟章、手提袋等日常用品,希望將抗爭訊息融入日常生活中。
Christy指支聯會被「冚檔」後,她感受到無論抗爭或是以藝術表達政治訊息等道路未來只會越來越難走,亦只能見步行步,寄語港人「始終會見到出路」,相信香港人會成功,鼓勵大家堅持下去。
除「似水牛年市集」外,至少有十多個本地市集在新春前舉行,遍佈多區。其中觀塘的「齊上齊落市集」更會寄賣及義賣由香港律師黃國桐發起、讓流亡香港年輕人在台工作的「保護傘」餐廳明信片及長袖衞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