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金魚缸】
近年已很少沾手沽空的股神畢菲特說過,「(沽空)是很痛苦的事,揸好倉賺錢容易得多,你不可能靠沽空賺大錢,因為潛在的輸錢風險太高,你不會敢大注操作。」「它(沽空)摧毁了很多人,你會因此破產。」不知道他的對沖基金行家今日看到這講法會否心酸,是次美國討論區Reddit向華爾街宣戰,把一眾金融大鱷打得夾着尾巴落荒而逃,看得人眉飛色舞,亦令沽空數據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
今次雖然打正旗號是對抗華爾街霸權的公義之戰,但也為不少早鳥散戶帶來大筆財富,作為「帶頭大哥」的Roaring Kitty,賬面一度賺三千多萬美元。
不要以為今次是烏合之眾打死老seafood的經典例子,事實上reddit討論區中臥虎藏龍,Roaring Kitty自己便是特許財經分析師,其對GameStop的研究,被行內人視為不亞於大行專業報告,加上討論區內有不少隱世期權高手,呼籲以高槓桿引發Gamma squeeze助攻(指期權莊家在沽出認購期權後,要買正股對沖,而且越升越買,越近價內越買得急),放大挾淡倉的威力,在一呼百應下,GameStop、AMC、黑莓等多隻被大舉沽空的股份,短時間內以倍數爆升,被屈機的對沖基金錄得百億美元計虧損。
經此一役,散戶終擺脫「血肉長城」的笨錢渾號,蛻變成無堅不摧的「人型坦克」,有報道指對沖基金不惜重金投資人工智能,分析Reddit內的言論,及早收風,以免直攖其鋒,甚至「順勢而行」。
在今次大戰中沽空數據發揮重要作用,美國證監機構每半個月公佈一次當地上市公司的累積淡倉淨額,另有每日沽空成交數據,但被認為雜音較多,不太可靠,故大多以半月數據作分析,一般評估一隻股份沽空多寡的是其淨淡倉佔總股本或流通股份的比例,越高代表沽空情況越厲害,好像GameStop達到流通量140%便算相當高。
亦有計法以淡倉相對過去平均成交量計算,如GameStop淡倉一度相當於16天交投,意味一旦要平倉也難以短時間內完成。
香港方面,證監會每星期均公佈相關數據,我編寫Python程式下載1月22日的港股淡倉數據,嘗試分析今次美國挾倉大戰對港股有否帶來影響。
截至1月22日,共有近580隻港股(撇除ETF)被沽空,以沽空佔日均交投量(過去30天平均)的比率計,最大的是東亞銀行(023)的41天,其次為九倉置業(1997)的31天、中升(881)的27天、民生銀行(1988)的26天及維他奶(0345)的26天,雖然比率甚高,但可能反映的是交投不活躍,因為其淨淡倉佔總股本的比重,都只是個位數,遠不如GameStop近總股本百分百那麼誇張。
淡倉佔股本比例最高的,是金風科技(2208)的27.5%,其次為福萊特玻璃(6865)的14%、天能動力(819)的12%,中信證券(6030)的12%及微盟(2013)的11%,但近期股價(1月22日至上周一)全線下滑6至12%,似乎沒有受惠彼岸「勢空挾狼」的影響。
若將淡倉佔總股本比率與1月以來股價回報製圖,並繪畫其線性回歸直線,會發現有輕微的正向關係,即淡倉佔日均成交比率越大,回報略增,雖然不算顯著,但亦打破大手沽空為利淡訊號的迷思,隨時變成「越沽空越升空」的利好指標。
若把最新沽空數據與對上一周(1月15日)比較,亦會發現個別股份挾倉的蹤迹,如保利協鑫(3800)淡倉佔股本期內減幅最驚人(6.6個百分點),其股價個多月來急彈1.6倍,便頗有淡倉被挾的意味,另外恒騰網絡(136)淡倉對日均交投比率勁減7.7天,股價亦升83%。
整體而言,港股少有淡倉借貨借凸的情況,故仍未具備「天下圍攻」的氣候,但淡倉作為炒上助燃劑的角色則不時會出現,故沽空數據具備一定參考作用。
尼奧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