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市場 - 楊靜

社交市場 - 楊靜

好奇Clubhouse能夠繼續熱門多久。

越來越多的新房間出現,但經典的20/80法則也再現,仍然是業已成名的KOL一入場就能收割大量粉絲和關注。這些年的社交軟件,語音也好,圖片也好,其實大部分也是這樣。這兩年,越來越流行的播客,目前就有不少演員、名嘴入場,分分鐘關注量過萬、過十萬、過百萬,對於素人播客主而言就是降緯打擊。

但其實社交名人去哪裏講的都差不多,內容不變,渠道變化而已。但類似Clubhouse這樣的社交軟件的好處,也許是反叛者的自開爐灶。昨晚在一個全球藝術系統的Clubhouse裏,三百來個人聽着三個大佬互相恭維,講疫情中藝術多麼重要,藝術體驗多麼重要,他們先前購買的藝術品摸起來有多麼完美。有個年輕藝術家舉手發言表示何不食肉糜——年輕藝術家世代已經困在家裏一年沒有收入了,主持人快速接了句「interesting」就把年輕人消音。但很快房間少了不少人,轉眼看,大家去隔壁新開房間,房名叫「脆弱年輕世代藝術家的不高級世界」。

可能每一次新技術和應用的流行就提供了一次弒父的機會,當然也有不少「父」活了下來。存活的關鍵,一是之前真的非常強大,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二是不被新世代所威脅,感到焦慮,採取保守笨拙的防禦姿態——世上何曾有新鮮事,不過是新鮮人一波波長大,重做一遍舊事而不自知。如此想,其實也沒有世代分別,都是輪迴罷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日、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