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2013年推出資源循環藍圖,訂下明年人均每日棄置垃圾量減至0.8公斤的目標,惟前年垃圾量仍高達1.47公斤。環境局料短期推出新一份「廢物管理長遠策略藍圖」,擬擴大中央收膠至全港各區;藍圖雖倡長遠擺脫堆填區,實際卻要擴建新界西堆填區,並多建一個焚化爐。
環境局2013年推出資源循環藍圖訂下時間表,擬藉垃圾徵費及生產者責任制減少都市固體廢物,預期明年每日人均垃圾量0.8公斤,前年垃圾量卻增至1.47公斤。回收率更遠未達標,預期明年回收率55%,但前年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僅29%、工商業廢物回收率38%。
舊減廢藍圖明年屆滿,環境局料短期推出新藍圖。據悉局方擬推出膠樽生產者責任制,亦會加強中央收膠,由三區試行擴展至全港18區,透過資助承辦商回收塑膠增加回收效率。翻查資料,現時三區批出26個月合約,涉款6,980萬元;擴展至18區則推算涉逾四億公帑。新藍圖倡長遠擺脫堆填區,但實際短、中期離不開擴建堆填區,包括新界西堆填區。立法會2014年通過擴建新界西堆填區勘察及顧問費3,800萬元,但主體工程尚未動工,當年預算工程費達90億元。署方料今年向區會和持份者滙報和諮詢。
石鼓洲焚化爐預計2025年落成,政府擬多建一個轉廢為能焚化爐,有環團料新爐規模不會比石鼓洲小,每日至少可處理3,000公噸廢物。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政府要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制和垃圾徵費等法例才能推動減廢,「一定要有法規配合硬件,兩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