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台灣學者分析罷免黃捷失敗,在於她當市議員有表現,加上罷免理由相當牽強,例如把「反送中」說成港暴、黃撐港人是違法都欠缺說服力,國民黨把罷免市議員與購買美國豬肉掛鈎,令事件演變成藍綠對決。國民黨昨晚發聲明稱尊重結果,但斥民進黨以「政治資源壓抑多數民意的展現」。
國民黨聲明指尊重高雄鳳山選民選擇,並稱投票中,「執政黨領袖以國家元首之尊下達護航令,引動各方政治資源壓抑多數民意的展現,最後的對手,是看不見的手!」由台北市長柯文哲任主席的民眾黨亦發表聲明,質疑民進黨這次投票傾盡全黨之力介入,上至總統下至地方市長、民意代表皆有所動員,令眾多爭議的民生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令人遺憾。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副教授邱毓斌指,黃捷積極監督市政,問政獲得肯定,形象不錯,亦受年輕世代支持。而她聲援香港民主,支持性別平權,也成保守勢力發動罷免原因,這讓很多年輕世代無法接受,罷捷團體的罷免理由亦相當牽強,例如不滿黃反白眼、撐反送中等。
台灣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教授蕭宏金指,罷捷團體以「罷黃捷」與「反萊豬、教訓蔡英文」連結,但這種國家層次議題與市議員表現相去甚遠,又造成藍綠基本盤對決,不能改變任何結構,也對罷免案毫無用處。蕭指,罷免是以仇恨為主的動員力,對台灣社會無益,國民黨試圖以遍地烽火方式發動罷免綠營民意代表,藉此凝聚力量,應該到此為止。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翁銘章也指,罷免理由不具體、不充份,尤其罷捷團體硬是將罷捷理由連結「反萊豬」,結果顯示無法獲得民眾認同。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