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山東青島官員探訪「茅台貧困戶」後,東莞長安鎮幹部又被指慰問「別墅貧困戶」,所謂的困難家庭竟住豪華別墅,家中更有旋轉樓梯。網民直斥造假,揶揄按照此等貧困戶水平,東莞市怕是比美國更發達。居民委員會解釋,幹部探訪的對象是一名受傷老人家,屬於春節慰問對象,並非貧困人口,而他受傷後暫住女兒家養傷。
東莞長安鎮上角社區居委會上周五(5日)在公眾號,發表《鎮黨委委員戴浩平走訪慰問社區困難家庭》一文。不過配圖照片卻出現疑似旋轉樓梯、名貴皮梳化和大理石牆面,裝潢豪華,被網民質疑是形式主義、「富人區裏的最窮一戶」。輿論在網上發酵一整天,居委會隨後解釋,慰問對象為一名71歲盧姓男子,去年中因交通意外受傷,當局遂把他納入春節的慰問名單。
居委會又指,盧老在受傷後暫住女兒家,由女兒一家悉心照料,強調盧老並非貧困戶或正申領低收入保障對象。居委會承認,社區工作者推送有關消息時,表述不當,沒有將困難人員與重大疾病群眾歸類,深表歉意。
資料顯示,長安鎮是東莞第一強鎮,在全國千強鎮中排名第七,全鎮有五家上市企業,2019年GDP突破700億元人民幣(下同,839億港元)。當地因扶貧成為焦點已非首次,早在2019年5月,長安鎮湧頭村有家庭月入16,000元(19,182港元)都被評為困難戶,當時官方解釋指,該家庭中有人身患重病、要花近百萬醫療費。
南有東莞「別墅貧困戶」,北有青島「茅台貧困戶」。青島棘洪灘街道辦事處近日發佈一篇文章,講述領導走訪困難家庭,不過照片中的單位裝修亮麗,還有兩瓶茅台、一瓶五糧液,還有疑似名牌電視機和跑步機手桿,同惹爭議。街道辦回應指,照片中的名酒只是空瓶,是老婆婆參加宴會後,覺得酒瓶好看就拿回家放置。居所亦非老婆婆物業,她的房子被拆後,現暫住女兒家中。不過網民認為解釋太牽強,區政府亦成立調查組調查。
兩宗官員探訪貧困戶原本是好事,但最後都因為疑似造假引發爭議。官媒央視熱評昨為地方政府解畫,指很多人用低收入保障戶的標準,來評判慰問是否合理,但因病致困的家庭也常見,「認為不是低保戶就不能被慰問,可能一開始就立偏了靶子」。
據公開資料,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嚴格劃分,絕對貧困是年人均收入低於752港元,低收入為年人均收入1,038港元至1,444港元。慰問困難戶為政府部門、組織在特定時期的政治任務,而且探訪對象一般是在本地人範圍內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