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人:失去與港人連結空間

李卓人:失去與港人連結空間

【本報訊】「(來支聯會年宵攤位的人)差唔多一年見一次,熟口熟面」,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來說,維園年宵是敍舊的場合。那個舊香港,北風如現時凜然刺骨,前主席司徒華一如既往坐鎮攤位,提起毛筆為市民寫揮春,人龍散了又來。一片片的四字真言換來市民一張張鈔票的真誠支持,互相祝願大家能頂着北風。李卓人說支聯會失去了攤位,他放得下金錢損失,但放不下這個攤位與市民建立的感情、守着香港的象徵意義。

「有愧於一眾義工」

支聯會維園年宵擺檔32年,李卓人受訪時憶述,司徒華生前堅持在維園寫揮春,市民踴躍支持,整條興發街塞得水洩不通,「大家塞住入嚟,係冇得行,好短嘅通道都差唔多要行成半個鐘」。

以往支聯會年宵攤位中,民主女神像、中共政治禁書、寓意平反六四的各式各樣物品、還有司徒華遺下的「墨寶」揮春,即使它們有些與農曆新年拉不上任何關係,但每年也吸引不少市民逐一買走,因為大家知道來支聯會攤位不是為了高興地討價還價,而是要申明立場,追究殺人責任,民主自由、平反六四,不能講價。

不過,一封信件、大量鐵馬、保安被派來告訴支聯會,維園已成民主禁地,李卓人感到欷歔憤怒。他形容,支聯會年宵攤檔是與志同道合「老朋友」敍舊的機會,政權打壓令支聯會失去與港人連結感情的空間,「喺收入上嘅損失可能可以補得返,但係補唔返嗰種感情、嗰種連結、嗰種溝通」。

李卓人看着昨日為支聯會「收檔」的義工,想起他們多年來風雨不改協助擺檔,大家深明支聯會攤檔肩負的是一種道德力量。李卓人說,自己的付出比不上一眾義工,「有愧於佢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