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興疫苗一直未有在醫學期刊發表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也未有正式向港府提出緊急使用註冊申請,政府昨晚突發新聞稿,指由於科興短期內在醫學期刊刊登數據有相當難度,而疫苗接種有迫切性,故已要求科興提供其向世衞提交的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供專家評估,即豁免於學術期刊刊登的條件。政府表示,科興稱會於本周內提交相關數據,下周向專家提交文件審閱。
政府表示,衞生署一直希望盡早取得相關數據以展開審批程序,但並非如個別傳媒報道以昨日為限期。衞生署曾按顧問專家委員會的指引,要求科興的研究數據需先在醫學期刊刊登,但科興表示短期內整理刊登資料具相當難度;因應疫苗接種的迫切性,衞生署已要求科興提供其向世衞提交的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評估。
政府透露,科興提供了一份已向其他地方藥物監管當局提交、關於巴西第三期臨床測試的資料,並稱最快可於本周內向衞生署提供其向世衞提交的巴西及土耳其等第三期臨床測試資料。衞生署會在下周向顧問專家委員會提交文件供審批。
政府新聞稿沒透露是誰決定及按甚麼機制評估可豁免,只表示研究報告和數據刊登在醫學期刊,意味數據客觀性和認受性較高,政府此說法變相承認是降低了要求。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許樹昌表示,暫未接獲政府提交有關科興的資料或開會日期,指若科興提交其向世衞提交的資料,「起碼有資料睇住先」,相信科興向世衞提交的資料份量「有番咁上下」。
至於科興是否必須於醫學期刊刊登數據,始接納審批及申請,許樹昌表示,要視乎科興向衞生署提交的數據是否足夠,因刊登醫學期刊需最少5名專家作同行審閱,專家會就問題逐一向科興查詢,需時較長,醫學期刊或可後補。
科興一直擠牙膏式發放疫苗研究數據,而且數據經常轉變,令人質疑數據可靠性。今年1月初科興首次公佈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指疫苗有效率為78%,對預防感染後出現重症更達100%,但數日後第二次公佈數據,卻指整體有效率為50.4%,令外界嘩然。科興解釋之前78%有效率是考慮了感染後出現輕度、中度及嚴重病症,而50.4%是將感染後出現非常輕微症狀也納入,故拖低了有效率。不過數日後科興又指疫苗有效率為70%,是基於有約1,300人相隔三周接種兩劑疫苗;之前有效率50.4%是相隔兩周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