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公佈,斥資2.1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廣州期貨交易所7%股權,是首個境外機構獲准入股內地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特點之一,是涉獵與能源相關的期貨產品,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產品品種。港交所股價昨日升1.2%,報517元。
港交所代理集團行政總裁戴志堅表示,榮幸能夠作為創始股東,參與廣期所的建設,「這項投資符合香港交易所立足中國的戰略,為香港交易所攜手內地同業共同推動中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
廣期所剛於今年1月獲中證監批准成立,是內地的第五間期貨交易所。另有內媒報道,廣期所註冊資本為30億元,共引入八名股東,包括中證監管理的四間期貨交易所,以及廣東國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境外企業,其中港交所佔7%股權,平保(2318)佔15%股權。不過,有意見指現階段推碳排放期貨的條件不成熟,廣期所先行推出的產品,或是電力指數和大宗商品指數等。
另外,據《鳳凰網》報道,中證監市場部副主任皮六一批准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併,但僅統一業務規則及運行監管模式,發行上市條件、投資者門檻、交易機制及證券代碼則保持不變。
有內媒引述分析指,合併後主板仍然實行核准制,沒有降低上市門檻等,不會直接導致市場短期內加速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