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月24日,由沙士康復者組成的香港沙士互助會發出公開信,呼籲香港政府吸取沙士疫情的慘痛教訓,全力做好防疫工作,並強烈要求政府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減低本港市民受武漢肺炎的影響,包括禁止在過去一個月曾到訪武漢的非本地人士進入香港,所有由國內到港的訪客或香港居民必須填寫健康申報表,如果情況持續惡化,政府必須考慮禁止所有中國內地訪客來港,直至國內的疫情有改善的趨勢。
差不多同一時間,公立醫院的醫護組織發起工業行動,要求政府立即封關,以免病毒由訪港旅客帶入,再引發社區傳播。不過,政府並沒有對這些訴求作任何反應,更加對參與工業行動的醫護人員追究責任。
一年後,市民所見的「封」,並不是為了阻截病毒源頭進入香港的封關行動,而是為了阻止居民離開懷疑有病毒擴散的封區。受影響的居民,有家歸不得,有工返不得。可笑的是,絕大部份的強制檢測結果都是零感染。捕風捉影,難怪習近平憂心忡忡。
特首早前表明,政府訂購的三種疫苗,市民沒有選擇接種哪一種疫苗的權利。後來她說我們都誤會了她,錯怪了她。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於早前就香港政府宣佈的接種疫苗的安排向病人組織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似乎對接種疫苗持有強烈的觀望態度。不打算接種、沒有所謂和未決定超過四成。而期望六個月內至一年之內接種疫苗的人共有16.7%。
就香港政府所採購的三種疫苗,復星醫藥和英國阿斯利康藥廠的兩種疫苗較受受訪者歡迎。復星醫藥為三種疫苗之中最多人選擇為首選的疫苗,達33.8%,而以這種疫苗作為第二選擇亦有30.8%。不會選擇這種疫苗的人約有12.5%。
以英國阿斯利康的疫苗作為首選的人有28.6%,而第二選擇亦有32%。而不會選擇這種疫苗的受訪者只有9.6%。
以中國科興的疫苗作為首選和第二選都較為遜色,而不會選擇中國科興的疫苗的百分率更加為另外兩種疫苗的總和。
這個調查結果,和其他組織的研究得出的結果不相伯仲。主要是市民都對接種疫苗持觀望態度。加上科興疫苗仍然未能夠提供足夠的數據予專家考慮,疫苗之爭,勝出者呼之欲出。然而,香港政府似乎對科興疫苗仍然死心不息。疫苗接種計劃,遲遲沒有正式公布。市民何時能夠接種疫苗,都只聞樓梯響。原來,持觀望態度的不只是香港市民。
持續一年的疫情,令經濟開始下滑,失業率進一步上升,學生上課也只是對電腦或電話屏幕觀望,市民感到疲累。
我會用30個字去形容這場疫情:
口罩,不准戴,戴咗都要除。
疫苗,冇得揀,政府為你揀。
封關,唔封關,但會封你家。
香港政府有沒有吸取沙士血的教訓,我不會去評論。沒有人將這場疫情和當年沙士作比較,可能是死亡率沒有沙士那麼恐怖。事實上,我們現時面對的疫情其實就是當年沙士的加長版,分別的是,面對沙士,當年的特首董建華對疫情束手無策,幸而,香港人團結一致,上下一心,加上醫護人員奮勇抗疫,最終戰勝沙士。面對新冠肺炎, 香港撕裂,醫護人員遭到惡意對待,特首林鄭月娥的表現如何,礙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我不去評論,但相信市民自有評價。
林志釉
病人權益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