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先行 抗疫注定失敗(尹兆堅)

政治先行 抗疫注定失敗(尹兆堅)

政府自1月23日起仿效國內做法,以「小區封鎖」方式,突擊封鎖指定區域作強制檢疫,但只發現一些零星個案,除了實現口號式的「小區(偽)清零」外,實在令人質疑封區抗疫的成效。就連政府的顧問醫生和一些傳染病專家,都質疑勞師動眾圍封小區,動輒數千人行動,不符成本效益。

浪費公帑沒成效,勞師動眾搞街坊,政府封區總要有點客觀科學準則吧?抱歉,沒有!而且政府封區門檻越來越低,有數個被封區只有一宗確診個案,更是相隔多日後才圍封。自2月1日起,政府最少8次沒有清楚解釋圍封原因,包括油麻地受限區域在被封前14天均沒有確診,卻突然被封區。

其實,回顧香港一年多的抗疫痛苦過程,香港政府可謂進退失據。林鄭政府在理應以科學為本的抗疫決策過程中,混入政治考慮因素,那當然就出現不合理性、政策矛盾和錯漏百出,影響抗疫成效。由2020年初武漢肺炎由中國大陸傳入之始,政府已遲遲不肯聽取民意做出正確決定──對大陸封關,限時禁止中國旅客到港。就連醫護人員罷工,要求政府封關,林鄭亦無動於衷。選購疫苗時,政府似乎都加入政治考慮。但科興疫苗的第三期報告遲遲未發表,臨床數據量亦被本地專家質疑偏低,令市民對國產疫苗擔憂及卻步。

刷政績 鎮住建制跑馬仔

就算是執行限聚措施,政府都是政治先行「大細超」。建制派組織、愛字堆團體、撐警藍絲自己友、藍底藝人等,無論參與樣辦式撐警行動,或是明顯違規的私人活動,均未聽聞過政府以限聚令執法控告。民主派組織,或被視為黃營人士的依法活動,一律有殺錯無放過,還「服務周到,幫你湊數」,推多幾個在附近的站過來,就可稱「基於有共同目的」而發告票罰款5,000大元可也。

今次連環封區,執行亂象叢生,當然因為政府施政底子弱、決策差、應變慢、能力低所造成,但突然由強制檢測跳到鐵腕式的突襲封區,令到自己手忙腳亂,洋相盡出,林鄭到底黐了哪條筋?原因似乎很明顯,「狗急跳牆刷政績,鎮住建制跑馬仔」。來屆特首選戰已開跑,現任和前任特首隔空互嗆、建制元老間動真火開炮互轟、不同陣營建制派尤其在抗疫問題上對林鄭政府大力鞭撻等,一地都是花生殼。

林鄭在1月27日向習近平視像述職,之前急需要護身符,因此述職前數天,1月23日林鄭政府開始在佐敦等實施封區,仿效國內的「小區封鎖」做法,令人感覺是在做場大龍鳳,要帶點成績向習交差。可惜,習近平表示憂慮香港疫情,如掌了林鄭耳光。林鄭政府被「照肺」後,隨即加強封區力度,狂風掃落葉式,以浮動及不協調準則執行封區,令受影響區域民怨載道。如此不計較防疫成本效益,不怕得失市民,因為林鄭政府的封區行動本質就是做騷給北京看,那就難怪執行得如此粗疏混亂,勞民傷財,注定失敗。

而且,橫豎「白果都可以轉化為成果」,找不到確診,倒過來說成「零確診」去大肆宣傳,充份利用每次徒勞無功的機會。說多幾遍「小區清零」,膽都壯大了。所以,農曆新年前後,政府仍會繼續隨意突擊封區,繼續大龍鳳、大堆頭、大製作,最重要好好睇睇,人多場景多,the show must go on!哀哉港人,只能自求多福。

尹兆堅

民主黨中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