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上任以來首場重要外交政策演說,宣佈美國過了四年脫軌日子後,如今回到世界外交舞台,強調會致力修復與盟國關係,預示會進取應對中國、俄羅斯兩大威權的挑戰,抑制中俄野心,特別矢言會對抗中國經濟濫權、攻擊人權等種種行徑,但亦會在符合美國利益事務與中國合作。
前日是拜登上任後首度造訪國務院,他跟國務卿布林肯會晤後,發表了約20分鐘演說,宣告「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他說:「美國領導必須迎面應對威權主義興盛的新時刻,包括中國欲跟美國競爭的野心日增,以及俄羅斯決意破壞、擾亂美國民主的圖謀。」
拜登形容北京政府是美國「最難纏的競爭對手」,矢言「美國會迎擊中國的經濟濫權,對抗中國攻擊人權、知識產權與環球管理體系……的挑釁和脅迫手段」。
然而,正如之前國務卿布林肯講過,美中在競爭中亦有合作可能。拜登說:「只要符合美國利益,我們亦準備好跟北京攜手合作。」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前日較早時形容拜登的外交政策是中產階級外交政策,是要讓中產階級有更好的生活,為此必須處理中國對美國就業與勞工的貿易「欺凌」行徑。
「美國之音」引述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陸伯彬(Robert Ross)指,拜登這次講話為未來對中政策和美中關係確立了「既競爭亦合作」基調。
現時流亡海外的八九民運領袖王丹,批評拜登是回到綏靖主義,美國和西方將為此付出代價,又指「競爭者」定性不倫不類:競爭雙方守共同規則,惟中共不只不守更破壞規則。
至於美國對港的政策會否因為拜登最新的「合作論」有所改變,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未必,因為美國對港政策向來也是取決於北京對港的手法,而觀乎近月北京對港採取高壓的手段,美國沒有任何動機改變任何制裁或政策法的內容:「拜登唔會改變住,因為大陸唔會改變對香港嘅高壓政策。」
對俄羅斯方面,拜登在講話說:「我清楚向普京總統表明,跟我前任相比我會以截然不同的態度(對俄),面對俄羅斯干預選舉、網絡攻擊、毒害其公民這些挑釁行為,美國逆來順受、就手不理的日子已經終結。」克里姆林宮批拜登之言「挑釁、欠建設性」。
拜登強調外交的重要性,指美國必須重新擁抱維護民主原則的世界。事實上,拜登上場後已有多項行動,扭轉前朝離棄盟友的政策,例如重回巴黎氣候協議。前日拜登則宣佈暫緩執行美軍撤離德國的計劃,等國防部長奧斯汀檢視美軍在全球部署情況再作定奪。拜登還表示要將前朝激減的接收難民人數,由每年1.5萬人重新調高至12.5萬。
拜登指出,美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挑戰,包含武漢肺炎疫情、氣候變化與核武擴散等等,要克服得靠跟各國合作。「美國與盟友的關係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他說:「只有投資於外交……我們始能享有和平、安全、繁榮。」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