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前年1月發生鐵礦廢水壩崩塌、導致272人死亡的慘劇,該鐵礦的營運商、巴西礦業巨擘淡水河谷(Vale)近日終答應向出事州政府賠償377億雷亞爾(538億港元),相信是拉丁美洲史上最巨額賠償,但受影響者不滿無份參與賠償談判,更擔心賠償最終落入不相干者的口袋。
米納斯吉拉斯州長澤馬(Romeu Zema)前日公佈淡水河谷同意賠償的消息,形容是「拉丁美洲最大賠償方案」,州政府會利用賠償金設立基金,助重振地方經濟、改善因事件而受到污染的環境,亦用作解決當地供水問題,改善交通運輸情況及衞生服務。有官員指約30%賠償金會用在出事市鎮布魯馬迪紐(Brumadinho),包括補償受影響者、投資環境項目及增加就業機會。
對於達成協議,澤馬興奮表示「我們做到了」,「我們不可改變過去但可改善未來」,儘管有報道指米納斯吉拉斯州原本索賠540億雷亞爾,高於最後協議金額。淡水河谷行政總裁巴爾托洛梅奧(Eduardo Bartolomeo)指,公司承諾完全修復並補償由該慘劇造成的損失。
事件除了造成嚴重人命損失、11人的屍首仍未尋獲外,湧出的廢料淹沒面積相等於300個足球場的土地,部份地區更因廢料高速傾瀉而被夷為平地,更甚的是廢料含有毒物質,現場附近、屬灌溉和捕魚主要水源的帛琉佩巴(Paraopeba)河亦受污染。有研究發現當地環境的重金屬含量超出法定標準,鐵、銅、錳等元素的水平足以致癌。此外,為數不少的死者遺屬亦在事後自殺。
代表死者遺屬、受影響居民的三個民間團體指他們不滿意賠償協議,因協議談判不透明,受影響者根本無份參與。團體亦指淡水河谷事後為約10.6萬人每月支付生活津貼,臨時房屋及心理治療費用,但未通知他們今後可獲多少賠償,而協議所定的賠償金已包括淡水河谷之前支付的數目。
然而澤馬強調,賠償協議不會影響此事的刑事或民事索償。事發時任淡水河谷高層的16人被控破壞環境罪行,其中11人更被控誤殺。
團體亦指賠償金大部份用於興建米納斯吉拉斯州其他地區的基礎建設,包括首府貝洛奧里藏特(Belo Horizonte)新的外圍道路與當地的隧道改善工程,他們認為只會有益該市的市民和地方政客,而非事件中最受苦的一群。
美聯社/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