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試題爭議後,保皇黨仍窮追猛打,昨於討論考評局開源節流方案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邵家輝追問如何懲處負責出卷的審題委員會成員,民建聯葛珮帆(圖)亦批評,連教育局長都不知道審題委員會成員名單,斥考評局「冇王管」。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考評局開源節流方案,但是多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仍對DSE歷史科試題爭議窮追猛打,民建聯議員周浩鼎表示,歷史科試題引起公憤,要求教育局做到「正本清源」,改善制度,確保下一代「勿再被害群之馬荼毒」。
非教育事務委員會成員的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加入「批鬥」,追問考評局會如何處理負責出題者。
民建聯葛珮帆質疑連局長亦不知道審題委員會成員名單,「點解香港可以有個機構係完全冇王管,鍾意做乜都得?」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回應稱,審題委員會成員由各界提名,經考評局按資歷篩選,身份保密,局長亦不會知悉名單,並指考評局在試題爭議後已檢討機制,不同意沒有監管。
教育局長楊潤雄則稱,事件中有「較大影響力」人士未有跟足程序,已建議考評局考慮如何在有爭議時讓「高一層」人士參與。
另外,考評局每年租用開支高達800萬至1,000萬元,楊潤雄稱,正為考評局物色空置校舍搬遷辦公室,作網上評卷中心和考場,目前已有數個目標選址,加上政府負擔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考試費和發展電子評核等措施,有信心該局結構性虧損可大致解決,2023年後逐漸見效,暫未考慮改變考評局自負盈虧制度。
蘇國生補充,中學文憑試若然推行電腦模式考試,將可以節省開支,曾經邀請中六學生進行先導計劃,效果理想,但實際推行仍待與前線教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