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政府無定向突襲封區引來全城炮轟,深水埗基隆街等一帶前晚被政府以污水檢測持續呈陽性為由封區,但最終無發現任何確診個案,黃埔花園第三期1及4座也因污水檢測呈陽性納入強檢,有被封區之虞。本身是公院急症室醫生的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鄺葆賢昨炮轟以污水樣本呈陽性作為封區及強檢的準則不合邏輯,因為康復者的糞便或帶殘餘病毒,令污水檢測呈陽性,「𠵱家根本鍾意封邊到就邊到,封區係好差做法,俾人覺得你有做嘢,實際係你冇做嘢;做一次檢測就走,唔係做緊防疫,係交台戲」。
政務司長張建宗日前宣佈,如大廈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有感染風險,須強制檢測,污水樣本更是封區準則之一,將污水檢測結果視為尚方寶劍。惟本身是醫生的鄺葆賢質疑有關做法,指翠楊苑有住戶曾確診並已康復回家,他們的大便可驗出病毒,「驗到有又乜出奇?」
鄺指過去兩日政府漁翁撒網封區,但現時康復者出院指標不包括糞便不帶病毒,可能康復者糞便仍有殘餘病毒,或有其他感染者光顧區內食肆後如廁留下病毒,導致污水檢測呈陽性。以黃埔區為例不少地方污水渠亂駁,即使發現某大廈污水檢測呈陽性,亦難以確定污水來源。
她指,若政府認為有環境污染問題,應考慮撤離居民或檢查污水渠,「𠵱家大海撈針,好似做場戲話畀人聽我好雷厲風行,我做緊嘢。咁污水有病毒,你講到好危險,但係驗完一次又冇部門處理污水同啲渠,只係畀個食物包,搞完你一夜就完。」她促政府立即檢討污水檢測項目成效,如因康復者出院令全幢大廈再檢測便不合邏輯,封區多日未再發現確診個案,應檢討成效。她認為應先確定風險群組作出追蹤,並向市民解釋及提供檢測方法,「晚晚封區勞民傷財,𠵱家晚晚唔計人工,做檢測都駛40萬以上,你攞封深水埗嘅錢派畀深水埗街坊好過啦!」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疫情記者上亦反駁政府說法,指污水化驗僅屬輔助,「有時有啲污水嘅陽性(樣本)都會問一問我哋(衞生署),會唔會有啲已確診個案喺入面居住或者出咗院」,承認患者康復出院後無傳染性,但可能在污水樣本中找到陽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