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舖撤辣後,吸引不少住宅投資者轉投工廈和商舖。朋友介紹一位對工廈不熟悉的投資者給我,說有意投資工廈,相約下周了解一二。雖然查冊、認清工廈用途或許是「阿媽係女人」,但阿媽都可以分為美魔女與大嬸,因為細分之下,魔鬼就在細節。
查冊時,有些工廈單位有時標示「factory A」,有時標示「unit A」,看似一樣,其實前者代表單位內必須有生產用途,後者代表工業用途。例如早年有個租客租用北角一個地廠從事物流工作,擺貨送貨喎,仲唔符合法例,卻收到地政署發信需要繳付「豁免限制費用」,俗稱「容忍費」。根據租約,條款列明租客違規使用該物業而導致合約終止,租客只好死死地氣硬食這筆「容忍費」。
對於工廈買家,買賣工廈留意大廈法團有無盈餘,特別是樓齡高的舊式工廈,有時要業主夾錢大維修。部份貼近山坡的工廈,如荔枝角永康街,部份法團有機會需要額外投保大廈公眾責任保險,以及山坡保養和維修,變相要業主增加額外支出。另外,舊式工廈沒有設置消防花灑頭,並仍沿用舊式消防喉轆,如果單位用作貨倉用途就有機會增添或改動消防設備才能夠成功購買保險。
小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