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表2020年度全球民主指數,審視全球167個國家及地區的民主狀況。挪威的民主程度高踞全球榜首,而去年實施港版國安法及押後立法會選舉的香港排名跌至第87,按年大跌12位,亦失去「有瑕疵民主」地位,排名比泰國(73位)、菲律賓(55位)等多個亞太區國家還要低。
《經濟學人》形容,香港的民主狀況連續第二年惡化,民主評分在10分滿分中,只取得5.57分,由過去八年處於的「有瑕疵民主」類別,跌至僅高於威權政治制度的「混合政權」類別。香港的下跌幅度也是整個亞太地區第二大,僅次於緬甸。
在各個細項中,香港於公民自由及政治文化兩個項目表現較佳,但「選舉過程與多元」及「政府運作」評分均在10分滿分中得低於4分。《經濟學人》指港府壓制對政治改革的討論,並實施港版國安法,限制香港政治自由及破壞司法獨立,而2020整年中,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數以百計示威者被監禁;中國政府亦不容納主張香港取得更多自治權的政黨。
中國就只排第151位。《經濟學人》指中國在武肺期間封鎖武漢,並隨着疫情散播而擴至其他地點,估計高峯期7.6億人口處於居家令,形容是嚴苛做法,亦反映中國政府對國民的絕對控制。
亞太地區民主呈個別發展,儘管香港、緬甸等地民主程度倒退,但台灣去年1月成功舉行大選,在全球民主排名大升20級至第11位,是東亞地區最高,與日本及南韓一同由「有瑕疵民主」進步為完全民主地區,澳洲及新西蘭亦保持完全民主水平。
《經濟學人》形容台灣是全年民主的最大贏家,在「選舉過程與多元」類別更取得滿分10分。《經濟學人》讚揚台灣大選顯示當地民主面對中國威脅時仍能保持韌性,指選舉投票率高企,年輕人亦踴躍參與,形容台灣示範了「積極參與民主是保衞未來的最佳方式」,又指台灣對民主的堅持,或是受香港政治局勢影響。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