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組盆菜聯盟 圍爐一齊捱

小店組盆菜聯盟 圍爐一齊捱

鼠年尾聲無堂食,失去團年飯晚市,連非中式食肆也要扭盡六壬,推出盆菜疫市自救。有大埔區小店以團購形式合作炮製「我們的盆菜」,負責出盆菜的老闆娘本來營運日式餐廳,晚市禁堂食拖累生意大挫一半,為了生存,新年轉做盆菜,與其他老闆互相圍爐一齊捱,在經濟寒冬裏仍有人間溫暖。

10店砌出港人味道

「我們的盆菜」由本身在大埔經營日式餐廳的何小姐(Samantha)負責出品,大埔區內約10間食肆設自取點,亦有車手送貨,打着「香港人味道」旗號作招徠。去年第三波疫潮晚市禁堂食,大埔多家小店聯合送外賣,顧客在不同食肆點餐可以一併外送,因而令店主們結緣。今波疫潮堂食一禁近兩個月,時間比上次更長,餐飲業叫苦連天,很多老闆都憂捱不住。Samantha與其他店主「圍爐」吐苦水時認為,要找方法繼續生存,提議做盆菜,於是開始煮一些樣本讓大家試味,試出最合眾人心意的味道,砌成一個個「我們的盆菜」在新年前推出。

「其實做盆菜都幾麻煩。」Samantha說,前期準備很多工夫,每樣食物不同味,「當入面有十五樣嘢,你其實要做十五樣菜再砌番埋一齊,係好花時間」,她續說:「你開間餐廳有客嚟食嘢,有廚師煮、有樓面serve(服務),我係冇咩做㗎嘛。𠵱家做盆菜係勁辛苦!又要煮,又要安排啲嘢,又要接單,覆客係我,搵司機又係我,勁多嘢做。」

在籌備的過程中,Samantha體驗到大埔人的友愛,有老闆因生意下挫,本來打算賣盆菜,但得知Samantha會賣盆菜後,決定自己不做並把已訂好的保溫袋轉贈,她勸說老闆時被其回答打動,年長老闆認為環境艱難,一起做比各自為政好。

■「我們的盆菜」用料十足,鮑魚、瑤柱、雞鴨等一應俱全,烹調配搭花盡心思。

新正頭照開 頂住租金壓力

不過,立春的暖天未能終結限桌令下飲食業寒冬,她透露有餐廳有意本月結業,經營餐飲四年來從未遇過如斯困難,「有時都唔知,應該繼續捱定點?」以前會為每個節日佈置,臨近農曆年,其工場卻仍是聖誕裝飾,「都費事整,慳番啲錢,都冇人!」

她表示,去年年尾坊間不少業主已加租,或沒有再減租共度時艱,租金負擔並沒有減少,她形容現時只是「睇吓大家個底有幾厚,捱到幾耐」,其店往年會在農曆年放假數天,初五啟市,今年為捱下去決定新年亦無休,年初一二三四紅日如常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