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出生的陳書敏(Tommy)前後居英約20年,其中伯明翰住了七年,更設有自己公司。他坦言倫敦最似香港,但伯明翰很有潛力,而且樓價低倫敦逾六成,容易生活及創業。
「The next big thing after London.(繼倫敦後下一個大城)」要Tommy用一句話概括伯明翰,他着眼於其潛力。租金廉宜,就業機會多、大學林立,很多年輕人畢業後到此一闖,加上娛樂設施豐富,有劇院也有大型演唱會場地,他強調伯明翰是「歐洲最年輕城市」。
以人口與GDP計,伯明翰已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又有國家展覽中心(NEC)設於機場旁,將來更有高鐵High Speed 2(HS2)連接。志在分散全國經濟重心的HS2,去年9月動工,第一期暫料2028至2031年通車,貫通倫敦與伯明翰,隨後的第二期會駁到曼城、列斯。這大概是Tommy對伯明翰看得很牛的主因,「絕對準備醞釀中,只係俾疫情hold住咗。」
雖然金融業難及香港、倫敦,但受HS2帶挈,不少銀行巨企對伯明翰有憧憬,如滙豐新總部已於2018年開張,德意志銀行亦視伯明翰為第二個家。伯明翰市議會於2015年發表20年發展大計Snow Hill Masterplan,銳意將該區發展成金融商業區,料擴展20萬平方米辦公室樓面、4,000個住宅單位、10,000個新職位。
伯明翰曾是工業革命的重鎮,至今仍有不少工廠,如積架、上汽旗下MG等,還有亞馬遜的貨倉。Tommy提到,除製造業、物流業外,伯明翰的服務、餐飲業亦很蓬勃,不計疫情,這些行業都有需求。初到外國求職的香港人也許擔心重重,不過Tommy盛讚香港人的效率,多番強調其工作方式可用諸全球:「香港人實在太醒目、太快手喇。」
現時經營地產代理公司的Tommy認為,伯明翰租金低,地理優越,創業成本較香港輕,吸引許多中小企落腳,創業機會較香港多。
在Tommy眼中,做生意與生活,伯明翰都比香港輕鬆,不論單身年輕人抑或一家人,都適合居住,400萬港元預算足以置業兼生活。「我諗一家四口standard嘅開支每個月2000鎊度(約港幣21,000元),你話租嘅話,好似租間兩房apartment,一般市中心大約1000鎊(約港幣15,500元)。如果租三房house,唔喺市中心、出少少,都係大約1000鎊度。咁另外1000鎊係生活開支……我諗相對上一定係平過香港。」他補充,伯明翰聚於一點發展,市中心不用開車,他從家中步行五至十分鐘可抵公司、銀行,開車約兩小時亦可抵倫敦等城市。
以Tommy生活經驗,治安宜憑富人、平民區估量,預算多的話可考慮市中心與SuttonColdfield、Solihull、Harborne、Edgbaston這四區,因區內富庶,治安較好,當中又以公寓住客多而較安全,但住平房的話,易被觀察出入時間,破窗盜竊。他提醒,畢竟有些區治安、環境都比香港遜色,香港人亦宜低調,不用開靚車招搖。「最緊要做足功課。」是他對考慮移民者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