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首凍結煎熬基層 委員會:最好方案 職工盟斥落井下石

最低工資首凍結煎熬基層 
委員會:最好方案 職工盟斥落井下石

【經濟寒冬】

【本報訊】今年是法定最低工資制度推行十周年,適逢政府抗疫不力導致武漢肺炎肆虐逾年,勞工及福利局索性「趁火打劫」,宣佈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法定最低工資將維持時薪37.5元的水平,是歷來首次「凍薪」。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引述政府經濟顧問指出,本港經濟情況正面臨二戰後最嚴峻衰退,最低工資凍薪是對打工仔的「最好方案」。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疫潮下基層勞工飽受減薪、工時不足煎熬,政府決定「對佢哋好似落井下石一樣」。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日公佈,政府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最低工資將凍結於時薪37.5元的水平,屬實施以來首次凍薪,亦為首次在委員未達全體共識下作出的決定。羅致光聲稱,凍薪決定取得大多數會員共識,是考慮到香港經濟正處於深度衰退,經濟前景和市場的不確定性等,委員會需在防止工資過低和減少低薪職位流失之間取得平衡。

羅致光:可申請綜援

羅致光續說,最低工資不應被理解為解決低收入人士和在職貧窮的唯一方法,認為政府已透過其他措施改善基層人士生活水平,包括改善政府外判非技術僱員待遇。他又辯稱,綜援設有制度豁免計算部份工作入息,只要收入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就職人士便可申請,而低收入家庭亦可申請在職家庭津貼。

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則引述政府經濟顧問稱,香港的經濟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衰退,「𠵱家都未知行出困局未,仲係第四波疫情」,未來更可能出現通縮。她又解釋,最低工資在2017年由34.5元升至37.5元,增幅達8.7% ,與同期的基本通脹率升幅比較多3.5%,加上201

9年5月至去年12月的通脹率僅約為1.7%,認為薪金水平仍高於通脹上升幅度,仍可保障勞工的購買力,相信凍薪是對打工仔的「最好方案」。

本港首個法定最低工資在2011年5月1日實施,當時時薪定為28元,並由勞工界、商界及學者等組成的最低工資委員會每兩年作檢討調整。其後政府於2013年、2015年、2017年及2019年先後進行四次調升,增幅約6%至8%不等,賺取最低工資的僱員人數亦由2011年的186,000人大減至2019年的21,200人。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難追物價 購買力恐萎縮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出,在超過一年的疫潮下,基層勞工飽受減薪、開工不足煎熬,政府再凍薪「對佢哋好似落井下石一樣」。過去最低工資的增速如蝸牛般緩慢,連物價也追不上,凍薪亦會令僱員的購買力萎縮,「對於基層打工仔,喺𠵱家經濟狀況底下,一定係雪上加霜,生活大倒退」。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譚金蓮亦批評政府不理民間疾苦,「淨係諗住自己施政方便,凍咗薪唔好有人嘈佢」,要求政府撤回凍結最低工資並作檢討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