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宗保釋案,時間相差一天、空間相隔半個地球,而同樣受舉世注視。前一天審理的是在香港終審庭舉行的黎智英保釋案,後一天審理的是莫斯科法庭舉行的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違反保釋條件案。涉案的被告有別,兩案檢控官的要求可如一:將業已還柙的被告收監,不許保釋。
據BBC報道,不許黎智英保釋,檢控官稱國家安全事關重大,「沒有任何保釋條件可消除被告人再次犯案的風險」,非收監無以策萬全。英國《衞報》稱,納瓦爾尼雖是普京的死對頭,俄羅斯政府卻非指控他威脅國家安全;不許保釋只因他沒有如期與假釋官會面,須收監以為懲處。經竟日審訊,香港終審庭將擇日公佈審訊結果。即使未開審,莫斯科法庭將有何判決殆無懸念:納瓦爾尼冇得唔坐。何也?
納瓦爾尼兩度被控虧空款項、涉及洗黑錢活動,判監三年半,但獲緩刑,參選資格卻被DQ,而緩刑期間須定期與假釋官會面。然而去年8月,俄羅斯特工在他的底褲下毒,他陷入昏迷,命懸一線。支持者若非及時送他到德國搶救,早已一命嗚呼。命都幾乎冇,何來能耐履行假釋條件,如期與假釋官會面?
落毒暗殺雖是鐵證如山,普京堅決否認,揚言若是其特工所為,則必定乾淨利落、竟其全功, 絕不致失手那般丟架。(按普京的準則,兇徒試圖刺傷黎智英屁股而不果、佔中期間豬牛內臟向他照頭淋、一再用莫洛托夫汽油彈襲擊其住宅、作長期跟蹤監視,而他不為所動,可見這些搞作都非俄羅斯特工所為。)納瓦爾尼執番條命,支持者雖期期以為不可,這名鐵漢力排眾議,毅然在1月17日從柏林返回莫斯科。普京政府「兌現承諾」,他一落機即遭拘捕;兩個星期後在2月2日面對違反保釋條件審訊。
這兩個星期來納瓦爾尼支持者冒着嚴寒、武力鎮壓,東起海參崴西達聖彼得堡持續在全國18個地區上街示威。其間在YouTube發放了長達兩小時的影像,展示據稱普京斥資10億美元在黑海興建的行宮,單是意大利製造的廁所刷即定價6,000美元,其豪奢之處,足見一斑。影像轟動,自上架以來收視過億次。普京否認行宮為其物業,其前度柔道拍檔則出面認頭,可是誰會相信?
民眾上街示威,克里姆林宮祭出防疫限聚令侍候,而株連九族,納瓦爾尼的支持者、助理、兄弟以至妻子無不被拿下獄。至今超過5,400人被拘禁,數目之眾,普京掌權24年以來所未見。新上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求停止暴力鎮壓、釋放納瓦爾尼及所有和平示威者。一如既往,俄羅斯外交部指控外國勢力干預其內部事務、支持示威活動。然而大放嘴炮那便能平息民憤麼?難以哉。
普京掌權之初,權貴藉着國企私有化,上下其手、利益分贓、貪污熾熱。此典型「自己友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鬆動了市場活動,再又乘着油價高企,一般人的生活確又得到改善。2014年軍事擴張,一舉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大長俄羅斯人的民族情緒。普京的民望一時無兩。然而年前油價急瀉,盧布貶值、物價漲升;加以受制於疫情,經濟不前,民間暗湧不絕。去年7月無疑成功修憲,普京任期得以無限延長,其支持度早已不復當年勇矣。
老子說過了:「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靠威嚇高壓方能鞏固的政權須小心,到一天人民忍無可忍,甚至不惜輕死作亂,掌權者的大限將至。故此掌權者萬勿逼迫人民令其不得安居、壓榨人民令其不得安生。老子慌怕執權者冥頑不靈,於是說得更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把異己者通通收監便一了百了嗎?那會這般便宜。騎虎難下,古今中外,極權者可悲之處,是妄圖權位永續反而不得善終。老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普京的「大威」恐怕不遠矣。
古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