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短訊、手帶忽「放監」再驗 街坊斥訊息混亂 欄商:陳肇始炒魷

無短訊、手帶忽「放監」再驗 
街坊斥訊息混亂 欄商:陳肇始炒魷

【本報訊】林鄭政府前晚一夜突閘封四區,其中在油麻地封鎖永星里、新填地街、眾坊街一帶唐樓過程混亂,有居民檢測後,至解封時間仍未收到檢測結果的短訊,亦未獲發手帶,最終竟由工作人員登記其身份證後獲准離開,但着他日後重新檢測,市民直指當局訊息混亂。與被封地區僅300米之隔的果欄,受封區影響早上人流稀疏,有商販大嘆生意大跌一半,怒斥安排失當「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應該炒魷!」

當局昨晨6時30分將油麻地受限區域解封,至凌晨零時,約260人接受檢測,當中沒發現確診個案,當局到訪160戶但當中50多戶沒人應門,是前晚封四區中最多沒人應門的一區。

■有居民無獲發手帶及短訊,仍可離開大廈。

區議員:反映當局hea做

大廈解封後,有市民準備外出上班卻未收到檢測結果短訊,亦未獲發檢測手帶,居民張先生指,前晚9時接受檢測,但昨晨7時離開大廈時仍未接獲檢測結果的短訊,事後工作人員登記其身份證,着他今日再重新做檢測,他不滿說:「冇收到短訊,亦冇手帶,訊息混亂。」

戴上手帶但未收到檢測結果短訊的中六張同學則不滿封區毫無標準:「我哋只係上月22日有一宗(確診),定係佢檢測到污水有病毒?但冇同我哋講,我哋唔知乜事」。對於最終封區強檢竟錄得零確診,他批評當局此舉:「嘥納稅人啲錢,不過大家都係平民,都冇得出聲」。

根據當局規定,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檢測結果電話短訊,或佩戴手環以證明接受強制檢測即屬違反強制檢測公告,可罰款5,000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不遵從強制檢測令或限制與檢測宣告即屬犯罪,可處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換言之,事件中個別居民若未收到檢測結果短訊,或配戴手帶外出即違法。

大律師陸偉雄指,雖法例有列明,但若運作上是政府有「甩漏」引致,已屬合理辯解,市民毋須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而作為制定法例的政府未能配合法例要求,情況並不理想,有需要檢討相關措施及向公眾解釋,以釋疑慮。

張竹君昨被問到政府四度封區零確診,油麻地有居民未有檢測短訊或手帶已能外出,張僅稱沒有詳細資料,亦不適合評論。

油尖旺區議員胡穗珊指,市民解封前未收到檢驗短訊及未有手帶便可離開範圍反映當局「hea做」,抗疫措施執行不力。她指,政府揚言要大力執行「社區清零」,但從一系列封區措施及過程反映政府未能對症下藥,更揭示政府抗疫政策混亂,未有嚴格執行過程,令市民無所適從。

果欄人流稀疏猶如死城

大廈附近行人路至早上11時半始獲解封,令不少商戶照開門卻無人光顧。餐廳職員龍小姐指早上不能做生意,損失一萬多元生意額,最擔心有人對該區有陰影「唔敢過嚟」。

距離封區範圍300米的果欄雖未被封鎖,昨凌晨如常運作,但早上人流稀疏。果欄商戶何女士不擔心政府封果欄 ,「點解要封我哋?我哋做晒檢測」,但吐苦水指「生意跌咗一半,呢度成個死城,冇人行,政府當初又唔封機師、船員,唔使檢畀佢哋入晒嚟,喺度放毒,搞到𠵱家香港『百花齊放』,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應該炒魷 !」

九龍果菜同業商會理事長張志祥亦指,疫情下商戶亦不抱太大期望,今年訂貨量較去年同期大減四成。

■戴上檢測手帶的張同學離開時仍未收到檢測結果短訊。

■有居民無獲發手帶及短訊,仍可離開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