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委員會報告顯示,本港2019年5至6月共有2.12萬名僱員領取時薪37.5元的法定最低工資,當中74.4%僱員為45歲及以上,另有逾半人從事保安、清潔和物業管理行業。現時最低工資每兩年檢討一次,換言之,這群社會最基層的打工仔須凍薪四年。勞福局長羅致光昨表明不會在疫潮過後檢討工資水平,有勞工團體質疑,政府堅持凍薪,但又拒一年檢討一次,「咩政府同市民共度時艱,呢啲係空話」。
《最低工資委員會2020年報告》引述統計處報告顯示,本港2019年5至6月共有2.12萬名僱員領取時薪37.5元的最低工資,按行業分類計算,有53.9%從事保安、清潔及物業管理行業、約4%為零售業、約7%屬餐飲服務業。而以職業類別統計,則有近78%為非技術工人,約12%則從事服務及銷售工作。
然而,由於現時最低工資水平每兩年才會檢討一次,上述所有員工的薪金或須面臨四年零增幅。羅致光表明,當局無意在疫情過後重新檢討有關水平,又反駁勞工界的一年一檢建議,指如每年都檢討一次,當局因時間緊迫只能以機械式指標作調整,最後或會得出與勞方期望的相反結果,「好可能唔會係勞工界以為咁,一年一檢(工資)可以增加,可能會係減少」。
最低工資凍結下,物業管理、清潔工等職業最受影響。清潔工人職工會組織幹事梁芷茵批評,現時工資水平已不足支付清潔工人的日常開支,疫潮下部份工友更要自費購買防護裝備,「好多清潔工連衣食住行都搞唔掂」,再凍薪會令工人生活雪上加霜。其組織過往亦曾出席委員會的諮詢會議,但梁指出討論內容感覺是「佢哋有佢哋講,唔聽我哋意見」。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則炮轟羅致光堅拒一年一檢,態度非常惡劣,「佢對低薪工人係十分之涼薄」。勞聯副主席譚金蓮亦表示,政府堅持凍薪,但又拒絕一年檢討一次,質疑當局「咩政府同市民共度時艱,呢啲係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