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高級顧問李小加(圖)昨出席論壇時表示,互聯互通應進一步拓展至「新股通」。他以沙地阿美為例,若透過「新股通」在港集資,並設有人民幣櫃枱,可從中國投資者取得人民幣,再轉換成中國國債,讓更多外資持有人民幣,有利人民幣出境。
李小加指,沙地阿美可將舊股賣予中國投資者,當油價上升時,導致中國石油消費者虧損,但投資者則獲利,這樣則可作對沖。而中國任何金融自由及流動均有機會最終消耗主權擔保,因此當局定會非常謹慎;但其亦深知不可長期不開放、不流通。
李小加補充香港作為交易性市場已很成功,「現是時候轉型做投資性市場,世界資金不能只停留於投資上市公司」。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論壇上亦提到,香港功能是讓中國投資者透過香港投資海外、或吸引外資,否則香港沒有角色可以扮演;但他不認同香港「內地化」。任志剛指出,香港應打通與中國資本流動、貨幣兌換,例如中國有外滙管制,香港可透過大灣區作為試點,做到港元與人民幣兌換,處理好資本流通。香港銀行亦可在大灣區吸收存款,並歡迎大灣區銀行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