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國防內政  軍政府從未放權

掌握國防內政  軍政府從未放權

緬甸2010年雖結束軍政府統治,帶來選舉,但人權觀察亞洲區倡導主任席夫頓(John Sifton)指軍政府其實從沒放開過權力或接受文人政府,昨日的政變只是反映政治現實。

主導國安委員會 隨時可奪權

軍政府能牢控大權,主要靠2008年由他們主導修訂的憲法,條文確保軍方控制最重要的國防、內政和邊境部門,以及國會四分一議席,規定修改憲法必須得到國會一致支持,還禁止民望高企的昂山素姬出任總統掌權。此外,軍方主導的「國家防衞和安全委員會」有權頒佈緊急狀態,要求政府交權力給軍隊首領,保證軍隊能隨時再奪權。

有人質疑,為何軍方不打算放權,卻願意開放選舉。觀察者指,敏昂萊2011年成為軍頭後,計劃將形象由軍人轉變成政治人物,在社交媒體facebook公開他與名人見面和訪問寺院等活動,增加曝光率,似乎有意藉選舉有說服力地贏得權力,避免受西方國家制裁。只是,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去年再贏出大選,議席比五年前更多,顯然使敏昂萊願望落空。

至於敏昂萊的背景,有知情者形容他求學時期低調寡言,1970年代在同學參與示威時選擇從軍,投考三次才成功,但在軍校表現不凸出,晉升得很慢,最終能成為軍頭令人感到意外,相信他是在2009年果敢叛亂軍事衝突時在軍中成名。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