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視像向習近平述職後,官媒新華社發評論指,習近平在聽述職時強調,要「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必須堅持愛國者治港」,評論認為習的發言為愛國者治港賦予更深刻含意,反映愛國者治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必須盡快堵塞制度漏洞,嚴格落實。
從評論所見,近年「反中亂港分子」在美國西方勢力支持下操弄選舉,利用公職人員身份破壞港府施政,更制訂「奪權三部曲」,爭奪香港管治權,若他們得逞,「顏色革命」就會成功。其實講到底,就是要肅清所有參加初選的非建制派。過去只要求宣誓效忠《基本法》,今天又加入支持國安法,兼不可破壞繁榮安定。要堵塞這漏洞,就會在選舉中大批DQ候選人。本來這個所謂愛國者治港,是以愛國者為「主體」,而不是以愛國者為「標準」。目前的提法,將愛國者治港進一步擴大至各級議會、公務員等公職人員。
在肅清反對派同時,香港01綜合各方消息報道,指中聯辦內部出現「海嘯式」輪替,全辦約480人的編制中,一半崗位被換走,冀以「新人事、新作風」,以全新方法處理香港問題。據該報道指,中聯辦人事變動包括,宣傳文體部部長一職,由2020年11月由政法委「空降」的副部長鄭琳「坐正」,接替李海堂。而未來「換班潮」,觸及範圍由基層崗位至部級管理層,當中不少人從未踏足香港工作,亦不懂廣東話。其工作不會再是「簡單地做做宣傳、食飯剪綵」,將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探討如何改善香港的經濟、民生,另有更嚴格工作要求和紀律。
這改變將代表全面實行第二支管治隊伍,強化中聯辦對香港實務操作的能力。過去的宣傳及地區工作,是自己友圍爐取暖,對內不對外,相信是避免過份矮化特區政府。但這一年來中聯辦已走上台前,如由黨媒公開指示特區政治工作方向,公眾眼中的特區官員往往是後知後覺,努力跟上形勢。相信今後的政治工作,會全部交由中聯辦負責,將黨、特區政府及建制派的政治資源整合起來,由黨作部署及指揮,開啟直接管治模式。
究竟這是否可強化特區管治呢?當前主要矛盾不在議而不決或權力分崩離析,而是特區政府空前的認受性危機,因為移民潮已開始,對政局走向極端化而不滿的中產、專業,正用腳投票,而肅清反對派令林鄭認受性更低落,建制派更是「爛泥扶唔上壁」,從政多年,政治論述、同公眾溝通能力欠奉,總之一味扮戰狼,當年曾慶紅要求的外樹形象、內強質素,不知從何說起。民建聯所謂花百萬宣傳改革變身治港領導,根本就是為自己面上貼金,沒有觀眾可言。若要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必須有足夠的政治寬容,而不是將一班業餘水平、靠愛國之名去搵食的政客打扮成精英,向香港人推銷。愛國者同愛國賊,有時往往只係一字之差。而強化中聯辦,首當其衝的其實是建制派!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