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本報訊】港股2月開局扭轉連跌四日的頹勢,恒指反彈609點,收報28892點,重上廿天線。百億北水大軍續擔起撐市重任,淨流入164億元。對於港股後市,有基金經理指恒指上周已呈「島形頂」,部份技術指標如相對強弱指數(RSI)在這輪升浪曾輕微背馳,加上阿爺收水等負面因素,短期或要低頭「唞唞氣」。大好友黃國英則認為拆倉潮後,市底更強將迎來更大升幅。
北水年初至今累計淨流入3,270億元,已超越去年淨流入總額一半,規模史無前例。資深基金經理溫鋼城指,年初北水大舉買貨,主要由於內地有不少新基金發行,預料日均持續將有百多億元的淨買盤,「流入規模不至於虎頭蛇尾,可能虎頭狼尾」。
他稱,中美的貨幣政策尤其左右港股,亦有助散戶判斷大市見頂徵兆。
若人行淨回籠維持一至兩個星期,市場會懷疑貨幣政策由鬆變緊;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同樣牽制市場走勢,若聯儲局連續兩星期減少買債,將令投資者有逐漸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或引發資金大量由市場撤出。
以技術指標去看,他稱,港股上周已呈現「島形頂」形態,短期弱勢已成。RSI在這一浸升浪中亦曾出現輕微背馳的情況,對後市不利。
他解釋,RSI創下92高水平當日,恒指最高僅見29993點;至1月25日恒指見30191點月內最高,RSI不升反跌至79。
溫鋼城同樣相信港股於2月調整,「阿爺近排孤寒咗,有淨回籠」,高低位介乎27000至28500點,「短期支持位將靠近50天線,近兩萬八可開始趁低吸納」,及後指數有機會於3、4月「夾一夾」,故向上趨勢仍在。
投資部署上,他稱一定要買科技股,「騰訊(700)及港交所(388)今年一定要有係個倉入面」,另外新能源汽車亦是大市焦點。
利達基金經理兼首席投資策略師黃耀宗表示,近期大市升勢較急,「一、二季嘅升幅在短短
三星期已做咗,覺得要唞氣」,部份權重股的估值扯高後,需時間消化,加上市場風險胃納下跌,料2月份將進入回調,「中長線不是股災,但可能會有好急速、嚇人嘅情況」。
惟他指,散戶現時要戒掉估頂或估底的習慣,宜「順勢而做」,以當炒的美國中小股為例,會用羅素2000指數作參考,「最緊要唔好轉勢,否則中小股要唞氣」。港股方面,可留意恒生科指後向,若上周四、五的低位 (最低為9283點水平)守得住,走勢就會較好,「若羅素2000指數失守,科指又跌穿低位的話,大家就要小心」。
恒指上月波幅逾2,900點,較平均水平倍增。他料2月格局會較悶,相比之下後者波幅可能「打七折」;市場在回調時將出現汰弱留強,散戶月內可尋找公佈盈喜或業績表現轉勢向好的股份部署。
觀察外資及北水流向亦是分析大市有否出現見頂訊號的方法之一。他提到,全球ETF資金流由去年12月開始大量流入本港,目前未見淨流出,「只是速度減慢,但相對其他市場都算快」,除了港股估值較平,亦因市場結構改變、多了新經濟股選擇而增加吸引力,「若用環球ETF資金流去看,你就係睇緊美資、歐資等,佢哋係有更中長線部署」,此將港股在調整後帶來支持。
近日市場上演由大挾倉變成大拆倉的一幕,令人驚心動魄。豐盛融資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出,拆倉潮過後,新入場的持貨者有較低槓桿、對風險更有認知及準備,故一輪換馬後市底將會更強,亦會有更多升幅,「對後市係幾樂觀,只不過一般人覺得係跌完之後嘅反彈」。
「挾倉之後啲人好儍咁以為衰股抽升、好股大插,問題係你諗下GME輸嘅錢,係少過Tesla輸嘅錢好多。」市場經此一役不會大變,惟一改變是short seller(沽空者)較以前減少,遇到的阻力較細,推升變得容易。
他舉例,汽車股VolksWagen於2008年曾出現「挾淡倉」,基金不問價入市,令股份曾升五倍,並一度成為世界最大市值公司,惟該股最後無以為繼。
人行早前放風有意將政策轉趨中性,曾打擊中港股市氣氛。他認為「收水」是一個風險,但非大問題,更形容內地做法「聰明」,因為環球央行都在放水,同時中國FDI(外國直接投資)去到歷史新高,市場資金充裕,故傾向收放有道。
他料,北水對港股的持貨兼話語權日增下,將能支撐後市,「由大陸佬主導的話,港股忽然之間升到你唔信都唔出奇」,提醒散戶不要亂沽。
部署上,他稱月內最好就跟恒指季檢配置,「京東(9618)及比亞迪(1211)一條Q,再博藍月亮(6993)入港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