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撤欠準則 專家:無效又擾民

封撤欠準則 專家:無效又擾民

【本報訊】綠楊新邨約百名住戶須撤離檢疫,但藍田麗港城第五座及第七座前晚卻被封鎖,兩座居民不得離開進行檢疫,兩者安排不一令人質疑政府抗疫欠準則。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批評,當局防疫一大錯誤,是以為單靠一次性檢測可斬斷病毒傳播鏈,是不切實際。若政府並非針對居民有高流動性,貿然封區或封鎖大廈只會浪費人力物力,對居民造成困擾。

「檢一次難斷傳播鏈」

梁子超指出,「封區或封鎖大廈進行檢疫,主要係驚人流動令病毒擴散。除非相信人流動性好大,如果話可能流動嘅(居民)唔流動,或者流動嘅已經流動咗,咁封佢係無謂」。他批評政府錯覺以為一次性檢測對抗疫有幫助,其實不然,「唔好以為一啲樓宇或區域,可透過一次檢測就斬斷傳播鏈,強檢一次冇個案唔代表安全,病毒有潛伏期,社區一樣有風險」。梁認為避免封區或封鎖大廈勞民傷財,大面積強檢已可以,成本效益更高,直言沒必要封鎖麗港城兩幢大廈作強檢。

荃灣區議員潘朗聰擔心政府或突襲封鎖綠楊新邨,令居民困擾。他指上周五已獲悉R座18樓04及05室出現確診個案,「但點解當時冇專家團體嚟睇?𠵱家先嚟已太遲,有四層居民確診先嚟,希望政府反應迅速啲,唔似麗港城搞到人心惶惶」。

另一荃灣區議員譚凱邦則批評,昨早衞生防護中心與大批警察突掩至R座樓下,要求居民出示陰性檢測結果方可離開,「究竟當居民係唔係人,定係犯?」他認為R座很多居民之前已做了強制檢測,不應重複再做,又稱「街坊擔心封區,又不斷被強制檢測,真係唔希望再有任何封區措施,過度限制居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