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向我推介Clubhouse這個新的社交媒體平台,起初我不以為然,後來周末香港及台灣突然捲起了一個風潮,很多KOL和創業朋友都落水。更重要的是,連王維基都有玩,所以引起我興趣。
大致上來說,這是一個以聲音為主要媒介的聊天室,你可以理解成網上研討會或文化沙龍這類東西。你可以和不同人開房(room),與來自五湖四海的男女一齊以聲音交流。
facebook也有開房功能,不過身邊朋友冇乜人用。Clubhouse不是適合大眾化content creator的平台。我在Mewe出一個post,可以觸及四萬人, facebook則更多,但聲音交流有人數限制,我總不能在聊天室一次過應付幾百人。而且,聊天的內容不會留底,這樣不利於knowledge management。
互動聊天室變數太多,如果主持人控場不當,交流就無辦法有效進行,大家一齊浪費時間。Clubhouse和Zoom有同質性,前者感覺輕鬆隨興,後者商業運用上比較方便。
移民潮要看天時地利。當facebook、Google等deep state科網巨頭被世人唾棄之時,不少用戶願意轉場,Clubhouse未必失敗,如果再有一次社交媒體災難,自然會有更多用戶流入。
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