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月聲名狼藉地離開白宮,有人擔心他會一蹶不振。不過,1974年因「水門事件」下台的前總統尼克遜憑自己的特長蛻變成外交事務專家,證明醜聞纏身的總統下台後仍有可能翻盤,問題是特朗普能否把握自己的優勢做適當的事。
同屬共和黨的尼克遜值得與特朗普比較的地方,是他同樣曾面臨彈劾,下台後前路茫茫。但他沒有因身敗名裂或遭黨友唾棄而引退,而是轉移到另一板塊發展,除了藉出書和演講賺錢償還巨債,又多次在出訪歐洲和中國後高調公開他的見解,並出席多國政要的喪禮,風頭甚至蓋過總統。
尼克遜亦懂得利用任內帶領美國與華修好這珍貴的政治遺產,在紐約設置一間中菜館招待多位銀行家、出版商和政界猛人,突破主流媒體排擠爭取曝光,飯局漸漸成為政商界的身份象徵,他也變了政圈大紅人。1979年,他獲調查機構蓋洛普封為全球十大受景仰的人,同年又憑與中國官員的良好關係,在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時獲邀到白宮參與,奠定他在外交界的地位。
然而,尼克遜的性格和經歷與特朗普差別甚大,他任總統前曾是參議員和副總統,熟諳行政事務,又愛讀文件,對各項政府議題瞭如指掌,被認為是精明的政界老江湖;相反,特朗普任總統前未出任過任何公職,只着眼有利其支持度的極端政策,任內又得罪多國政要,風格截然不同,要仿效尼克遜的模式東山再起顯然脫離現實。
但特朗普比尼克遜優勝的是,他卸任後仍獲數以千萬計忠實支持者,名牌傳媒霍士新聞、規模較小的「同一美國新聞網」和「極限新聞」都是他的盟友,較有本錢「洗底」,關鍵是他未來的新理念能如何一方面留住現有支持者的心,另方面不惹來更多人反感。
美國《華盛頓郵報》